《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真的很“怪诞”哦

图片来自网络

我是不折不扣的标题党,选了这本书来看,完全是第一眼看见书名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应该挺有意思的,然后就去读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确实挺有意思的,这也说明了一点,无论是书还是文章,标题真的很重要,一个好的标题会促使你去了解这本书,至少在“点击率”上是很重要的啊。



一:激励真的越大越好吗?


1.快乐可以抵消痛苦:每到注射那一天,我就先到上学路上的那家音像店挑几部我喜欢的电影录像带。整整一天的时间,我想的都是电影会有多精彩,急切盼望放学后放给自己看。放学回去,我先注射干扰素,然后一跃跳进吊床躺好,把身体调整到最佳观看角度,接着按一下遥控器的播放键——我的小小电影节开始了。这样,我把前面的注射与后来欣赏一部精彩电影的体验联系起来。最后,注射的副作用开始发作,此时电影带给我的好心情会有所减弱。尽管如此,作出这样的安排仍然使注射的痛苦与观赏电影的愉悦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副作用带来的痛苦,也使我最终把治疗过程坚持下来。(在上面的例子里,我很幸运,因为记忆有误,有些电影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2.可悲的是,我们多数人宁可享受即时满足而放弃长远目标。②每天的行为表明我们似乎相信,不远的未来,我们会有更多时间、感觉更好、更有钱、精力更充沛、感觉不到压力。“未来”的时光似乎无比美妙,生活中所有令人厌烦的事情到那时都能解决,尽管到头来我们还得费力地清理杂草丛生的院子、缴纳报税滞纳金、忍受病痛。我们毫不费力就能认识到人类经常不肯为了长远目标而作出短期牺牲。

3.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应该”一词是关键所在)。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其价值——不仅是眼前的价值,同时还有长远的价值——作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遇到互相矛盾的两难境地,我们应该不带任何偏见全面判断形势,我们应该像选择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那样客观地权衡利弊。如果我们生病了,并且有痊愈的愿望,就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做。如果我们体重超标,就应该认认真真,每天步行几公里,只吃烤鱼和蔬菜,只喝白水。如果我们抽烟,就应该毫不拖延、毫无保留地坚决戒掉。 如果我们非常理性、非常清醒地做到这些“应该”,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4.行为经济学所要做的——找出存在于不同领域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各种力量,针对影响我们个人、企业,以及公共生活的普遍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5.刺激太大的结果:但是当电击强度达到最高值的时候,实验白鼠似乎除了对电流的恐惧之外,不能集中精神关注其他任何事情。它们惊恐万分,根本就记不住笼子里哪一部分是安全的,哪一部分是带电的,根本搞不清周围环境的结构。

6.激励较低时,加强刺激可以提高表现值。当激励基数提高,进一步加大激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激励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表现。但是超过这一点,激励的压力会变得非常高,它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专注于手里的工作【最合理的应该是适当的激励】

7.限制因素(心理学家称为“调节因素”)会根据工作所需的脑力劳动的程度不同而发挥作用。对于认知能力要求越高的工作,我们认为,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越高可能成绩就越高。

8.结论很清楚。发放高额奖金对简单的机械操作类工作可以提高业绩,如果需要人们动脑子则可能适得其反——而企业通常向从事脑力工作的高管发放巨额奖金。如果高级副总裁的任务是砌砖,用高额奖金激励他们情有可原。如果他们的激励基础是奖金,从事的是筹划兼并和收购,或者创造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的工作,奖金的效用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差很多——甚至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9.如果我出一大笔钱,比如说10万美元,请你用72个小时给我的研究项目出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点子,结果会怎么样?你会采取什么打破常规的做法?你可能会停下一些日常活动对时间另作安排。你不再为电子邮件操心,你会上网查阅Facebook网站,你会把休闲杂志放到一边。你可能会多喝咖啡提神,熬到深夜甚至通宵在办公室奋战(我经常这样)。这就是说你要工作更长时间,但是你做的上述一切真的会提高你的创新能力吗? 现在且不说你夜以继日地工作,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在这利益攸关的72个小时里你是怎样进行思维的。你怎样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把眼睛闭得紧一些?成功已经在望了?不停地使劲咬嘴唇?深呼吸?苦思冥想?你会更容易捕捉到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你打字的速度会提高?思想更深入?上述一切真的会提高你的表现能力,带来更好的成绩? 这只不过是个思考实验而已,我只是希望通过它来说明,一大笔钱很可能使你尽力延长工作时间(高额报酬对简单机械工作的作用非常大),但不大可能提高创造力。实际上,这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金钱激励对于头脑创造力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和不变的。我们多大程度上——特别是在巨大压力之下竭力争取最好成绩的状态——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直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

10.我们再假想你需要进行一个复杂的,而且性命攸关的手术。你认为给你的手术人员一笔天价奖金就可以让他们做得最好?你真的想让主刀医生和麻醉师一边做手术一边盘算拿到奖金后如何买一艘游艇吗?这样做确实会激励他们拿奖金,但是能保证他们进行好手术吗?难道你不想让他们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吗?



二:工作的意义有多重要!


1.“反寄生”——这个术语是动物心理学家格伦·詹森创造的,指的是他发现的一种现象,即动物宁愿自己去寻找食物,而不愿意吃身边盘子里放着的、现成的相同食物。

2.如果你找的人喜欢某一事物(说到底,这些报名的实验参与者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任务是组装乐高玩具),你把他们放在有意义的工作条件下,他们从这个活动中得到的快乐会成为影响他们努力程度的主要动力。相反,如果你把有同样热情和欲望的人放到无意义的工作条件下,就非常容易扼杀这项活动在他们心中引发的快乐。


3.无论正面还是反面,要吸取工作的意义其实非常容易。如果你是一个经理,成心想破坏雇员的积极性,只要毁掉他们的劳动成果就够了。如果你想做得巧妙一些,对他们的劳动不闻不问也可以。相反,你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和你齐心协力,那么你必须重视他们,重视他们的工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

4.在劳动生产领域,人类的积极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把它简单地推断成“干活挣工资”这样的交换行为。相反,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意义对工作的影响,或者更重要的是,完全去掉劳动的意义对工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力量比我们通常预料的要大得多。

5.马克思就指出了他称做“劳动异化”问题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以及生产过程相分离。这就使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就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

6.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效率的强调与他所处的时代关系更密切,因为他谈到的劳动多数以简单生产为基础,与今天的知识经济关系不大。【亚当.斯密的时代局限性】

7.劳动分工是以人工为基础的技术所带来的危险之一。现代IT基础架构让我们能够把工作分解成非常细小的部分,使每个人的那一小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精细。这样做对公司来说是有风险的,他们会使雇员失去顾全大局的责任心和目标感,以及成就感。如果人类是机器人,高度的劳动分工就足够了,不过考虑到内在激励因素和意义对于积极性和生产率的重要性,高度分工这种方式有可能起相反作用。缺少了意义,专业人员可能觉得自己好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扮演的角色——一切都由工厂的齿轮控制,他们根本不会有全心全意工作的愿望。



三:你比你想象的还要偏爱自己!


1.我们对自己的作品价值高估,而且,很大程度上人们意识不到这一倾向;我们错误地认为别人也同样喜欢我们的作品。

2.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如果努力没有获得成功,对作品的依恋程度将急剧下降(这就是爱情游戏中让对方难以得手的策略往往成功。如果你在心仪的人追你的道路上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追得更辛苦,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你。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把他逼到绝境还一个劲儿地拒绝他们,那你就别指望说“我们只做朋友”)。

3.人类努力的4条重要法则: 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它带来改变,也改变了自己对它的评价。 付出越多,产生的爱恋越深。 我们对自己的作品估价过高,这一偏见深入骨髓,误以为别人也和我们的看法相同。 如果付出巨大的努力仍然没有获得成功,我们就不会感到过多依恋。

4.只要是我们想出来的,我们就很容易自信地以为它一定比别人的类似主意更有用、更重要。

5.从正面来看,如果你理解在工作和思想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可以引发专属感和自豪感,你就能鼓励自己和他人怀着更大的兴趣投身到目前的工作中。

6.人的本性既有趣又神奇,人们易于过高地评估自己的作品,这和人性的其他方面一样,是个装有好坏两种东西的袋子。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发掘自己的优点,避免缺点。



四:报复真的使人感到痛快


1.实行报复——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要报复,这种欲望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且这种行为事实上能获得快感(或者起码引发类似快感的反应)。

2.在觉得需要报复的那一刻里,我们似乎并不在意要惩罚的是谁——我们只是想让某人付出代价,而不管他是代理还是主体。【不管是谁,只要达到报复的目的就行!】

3.请记住这一魔法公式:1份怒气+1份道歉=0份怒气)这向我们表明道歉确实起作用,起码暂时起作用。

4.我们还发现了平息或减弱顾客对我们施行报复的另一种方法。我们发现,延长丹尼尔的惹人心烦的电话与客户报复机会(他付给他们报酬,并请他们填写收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哪怕延长15分钟,就能平复他们的一部分报复情绪,将多余的钱退还给我们。



五:时间能抚平一切


1.普遍接受的假设是,一切动物,包括人类,经过一定时间就几乎可以适应一切。

2.说到底,人们对于周围世界进行观察与学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适应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事物过滤器”,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正在发生的变化上,预见到可能带来的机会或招致的危险。适应能力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重要的变化并加以处理,同时忽略那些非重要变化。

3.适应能力,以及我建立的疼痛与痊愈的关联,帮助我克服了某些伴随疼痛而来的负面情绪。

4.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受重伤或者中大奖——会对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磨减弱。

5.时间会医治一切创伤”,此话千真万确,因为随着时光流逝,你会部分地适应你的状态和环境.

6.中断厌恶感的体验过程是有害的,而中断愉悦感的体验过程是有益的。

7.你可能认为从事枯燥和无聊的工作,中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会有好处,但这样的中断实际上减弱了你的适应能力,如果你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会觉得问题更严重。假如你在打扫房子或者准备报税文件,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鼓作气干完为止。

8.不要以为休息片刻可以做暂时摆脱烦人的苦差事,想一想重新开始做不喜欢的工作有多难。同样的,假如你不愿意冒着凉气离开浴盆为自己的杯子里加饮料,想一想重新躺进浴盆的热水中会何等舒服。

9.放慢愉悦过程。一套新沙发可能让你高兴几个月,但是,在沙发带来的兴奋感没有消退之前不要买电视机。如果你需要大幅缩减开支,以上的原则反过来也成立。如果你想减少消费,就应该搬入小一些的公寓,切断有线电视,不再喝昂贵的咖啡,把消费降下来,长痛不如短痛——当然,一开始感到的痛苦会大一些,不过从长远来看,痛苦的总量肯定会小得多。

10.真正的进步——与真正的愉悦一样——来自冒险和对不同事物的尝试。

11.相同的经历未必导致同等的适应结果,不同人的适应方式各有不同。我的忠告是探索自己独有的适应方式,学习什么能够启动你的适应进程,什么不能。

12.真正的适应性远远不只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排斥我们得不到的。真正的适应还含有这样的意义,即用阿Q精神法,让我们接受现实。



六:如果你不漂亮怎么办?


1.适应的方法之一:美学缺憾者可以降低自己的美学理想,例如,从完美阶梯的9或10降低到与自身匹配的水平。

2.美学缺憾者有两种适应方式:改变审美观点,降低标准去适应并非完美的人,或者改变对人整体观察的侧重点,重新审视哪些品质重要,哪些不重要。

3.在择偶标准上,那些比较漂亮的人更注重外貌要求,而不太漂亮的人则更看重其他条件(智慧、幽默感,以及善良)。

4.归根结底,只有适应与善于调整才能使人更幸福。

5.“碰到谁就爱谁”指的是我们有能力发现,并且爱上我们伴侣的特别之处。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带有伤疤、略显肥胖、牙齿不整、稍微秃顶的人,我们最终确实能够改变观察问题的角度,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愈加热爱面具背后、躯壳之内的这个人。这是人类适应能力的又一大胜利!

6.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传统约会的做法行得通,答案非常清楚,它不单是两个人坐在一起面对茫然一片的空间,只注视着对方,或者同声抱怨阴冷多雨的天气。约会是一起体验某些事物——两人共同看电影、享受美食、在晚会上见面,或者一起逛博物馆等。换句话说,约会是与另一个人一起体验某种事物,周围的环境又能成为双方互动的催化剂。在艺术节开幕式,体育赛场或者动物园与另一个人见面,我们能看到那个人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互动——他是否对服务员不讲礼貌,而且不付小费?是否和气耐心地体谅别人?从我们的观察中可以获取有关信息,知道如果与对方在现实世界中共同生活,大体会怎么样。

7.非常有意思,即便是好事,人们也需要一些什么东西——不管是什么——来起个头。



七:为什么我们对一个人的悲剧这么感动?


1.“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一贯与斯大林持相反观点的是特里莎修女,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她说道:“如果看到的是一大群人,我不会采取行动。如果看到的是一个人,我一定会采取行动。”这说明我们对某一个不幸的人会怀有无穷的怜悯之心,却普遍地(令人不安地)对许多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2.社会科学家称做“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的本质;我们一旦看到一张面孔、一幅照片、一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感同身受,随之而来的就是行动——捐款。但是,如果信息没有具体到个人细节,我们就不会有很强烈的同情心,结果就很难采取行动。

3.取决于3种心理因素。② 第一,你需要与受害者接近——心理学家把这种因素称做“密切度”。但是,密切不仅指空间距离的接近,还指一种亲近的感觉——你和亲戚、社交圈成员、你认为有共同点的人都有密切度。

4.第二种因素我们叫做“生动感”。如果我对你说我不小心把刀割到自己身上,你没有亲眼看到,所以不会感受到像我一样的疼痛。如果我声泪俱下地向你作了详细描述——伤口有多深,皮肉开裂有多疼,流了多少血——你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图景,因而对我产生了更深的同情。

5.第三种因素心理学家称做“杯水车薪效应”。【如果收到伤害的人很多,你会感觉自己即使去帮助他人,也意义不大,自己的力量看起来太单薄,所以就不会去采取行动帮助他人】

6.从理性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当然,确实有道理。说到底,一个理性的人如果不产生有形的投资回报,绝不会把钱投到任何人的身上或者任何事情中去。【以理性的想法看待慈善会更糟糕】

7.事实上,如果我们要制造一个问题范例来鼓励人们普遍漠不关心的倾向,大概非此莫属。第一,气候变暖的效应尚未逼近生活在西方世界的人们:海平面上升和污染可能影响到居住在孟加拉的人们,但还没有影响到美洲和欧洲的中心地区。第二,问题没有生动感,甚至看不到——我们无法看见周围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感受到温度发生变化(或许,洛杉矶烟雾除外)。第三,全球变暖造成的变化相对缓慢,不具备突发性,这让人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第四,气候变化的负面效果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它到达多数人家门口的时间还遥遥无期(或者,就像气候变化怀疑论者认为的那样,根本就不会到来)。

8.把焦点关注其中的一部分人:例如,下一次地震把一座城市夷平时,你听说造成数千人死亡,尽力考虑具体一些,帮助某一个人——某个梦想成为医生的小女孩,某个知恩图报并有足球天赋的小男孩灿烂的笑容,或者某个辛苦操劳的老祖母拼命要养活死去女儿的遗孤。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想问题,就能唤起我们的同情心,就能决定如何行事。

先不要考虑无数人贫困饥荒的问题,只要考虑如何让5个人能吃得上饭。



八: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


1.从本质上看,我们一旦感情用事,就会作出短期决定,而它却会改变我们很多的长期决定。

2.单纯形式:自我羊群效应来自过去行为具体的记忆,不假思索予以重复(“上一次艾瑞里夫妇请我吃饭,我带了瓶酒去,这次我还带瓶酒”)。

3.复合形式:考虑自我羊群效应的另一种方式则是我们把过去的行为作为下一个行动的向导,并据此加以推广。

4.我们立即作出的决定不仅影响到当时发生的事情,还会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关系到一系列的有关决策。

5.如果我们处在情绪控制下什么都不做,就不会产生短期或长远的危害。但是,如果我们对情绪的反应是莽撞地作出决定,那么我们不仅会为随之而来的后果感到懊悔,还会创造出一种长久的决策模式,它将持续地误导我们。最后,我们学习到自我羊群效应的倾向不仅在我们进行同样决策时,而且在作类似决策时也会发生作用。

6.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感”。在这两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我们一般过高估价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把失去它看做损失。损失在心理上是痛苦的,因此,我们需要有许多额外的激励才愿意放弃某些东西。禀赋效应使我对手臂的价值估价过高,因为它属于我,我对它有依恋,而损失厌恶感又使我难以放弃,即使放弃它是有道理的。

7.第二种非理性影响称做“保持现状偏见”。一般来说,我们愿意保持事物现状;作出改变既困难又痛苦,我们宁愿如果不改变就尽量不变。

8.第三种因与人类怪癖和决定的不可逆转有关。事实表明,进行一般选择已经够困难了,不可逆转的选择就更加困难。

9.学会质疑自己,挑战自己的信念,就可能真正地发现我们什么时候会出错,错在哪里,并且改善我们的爱情、生活、工作、创新、管理和治理的方式。

10.实验是判别正确与错误的最好方法

11.在思维和推理的能力上,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局限——特别是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无论作为个人、公司企业,还是政府官员。发现错误并且找到各种克服它们的途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进行实验,采集并且仔细研究各种数据,对比实验条件下和对照条件下的不同结果,然后找出原因所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