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欢喜心和平常心打开琐碎日常

日常生活,小事繁琐,件件桩桩都是“锁”。

那该用什么打开呢?就用欢喜心和平常心。

我之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要用在生活上了。好像和它们平起平坐了。

相比于之前的拖延,现在不,立马干,马上干。

尽管有人说你不用干,我还是得干,我的人生我做主。

对于小小的蜗牛,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尤其是下雨天,它们不停不停地啃食我的多肉和仙人掌。我知道它们需要活,那能不能把它们迁移到别的地儿去呢?

好像不太可能,只有买点药,让它们早点走,期待它们不要吃药药。

老妈太热爱她的菜园,临去北京时,还反复交代,让我一定要用心管理好。要是放在原来,我瞄都不会去瞄一眼。现在脑筋转过来了,自己种自己吃多好啊。一天不种就一天不吃,有一个老和尚就是这样修的。

现在的青菜,鲜脆欲滴,一个虫眼儿都没有,但是让人没有吃的勇气。还是好好接手老妈的菜园吧,经济又安全。她已经让各种菜苗长出来了,用心伺候着呗。

家里只有院子的花和那一点小菜园,平时阅读累了,可以在里面去和土地公公亲密接触该多好。

我今天忍不住去瞄了一下,发现三足鼎立的棕榈树长得特别好看,周围的花呀、果呀、菜呀,自然生长,简直是个小天堂,要是我再用点心,肯定比我的花园还要美。

那就把自己放在里面去历练吧,尽管连1/3亩的地都没有,那也是老妈用心开辟出来的杰作呀。春天的时候她在里面挖呀挖,不仅晒了背,还结了好人缘(吃不了就送),青菜啥的不用买,既健康又放心,最关键的是:她有事干啦!

就像我刚开始种花一样,她不知道有多反对。但种着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开成了爱的样子,她就不断地赞叹复赞叹,爱上了花花草草。对于她的菜园里的那点小收成,我没有看在眼里,总是让她别太劳累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干嘛要做呀?但人家喜欢,千金难买一个喜欢,我何不用欢喜心随喜她呢。

只要人勤奋,地从不偷懒。老妈一辈子勤奋惯了,一闲下来就如母鸡掉了蛋似的,哪怕身上的病痛在折磨她,她依旧能从土地里收获一些安慰。

那么,这个土土的疗愈场,我得好好地为她保管一下。到时候,像交100分的卷子一样交给她。

从容小主好几个月都在耕耘她的一亩三分地,她从中得到的快乐在文字里洋洋洒洒。还有很多城里人,只要有个地方可以种菜,就欢喜得不得了。

看来,农耕——耕的是我们的身心灵,让我们活出了陶渊明一样的精气神。

傅菲老师的文字我喜欢得不得了,刘亮程老师的文字我更是爱得不得了,他们在土地上诗意栖居,灵魂早已飞到了空空之外。还有心中的阿纳丝塔夏总令我神往,村长的山居岁月更是妙不可言……

也许,有一天我在大自然里面能看见真正的大海,恰恰如奥利弗的这首诗:

我在菜畦里弯腰,
拔除杂草,指尖沾满泥土的腥甜。
番茄在叶间坠成红果,
薄荷的香气漫过竹篱——
忽然,风掀动了更高的枝叶,
我抬起头,
海,就在那里。
不是远方的一道蓝,
是整片无垠的潮声,
从地平线涌来,
漫过我的围裙,
漫过我汗湿的鬓角。
原来我俯身的方寸之地,
早已与整片海洋相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