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可挽留,但传统仍在延续。我们这个专业有个传统——组织年级联谊,大四的差不多都离开了,剩下三个年级了。今年的联谊场所升级了,当然也变得比以前更远了,同样费用也更多了。费用是大一大二的出的,我这种大三的好像只是一个路人级别的看客,既然有免费的晚餐,为什么不去?
我不喜欢很多人的活动,在这种环境中,我觉得人人都成了一个符号,我同样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古人说:一动一静;那么有起伏变化的可能会更好,我是来体验的。联谊是旁晚6点半开始,我和几个同学是打车去的,但是发现正是晚高峰,最后和走路的同学差不多时候到达。车来车往中相互问候一番,知道地方的带领走向酒店。
刚进门口的问候,几个学妹是很惊艳的,或者说我们的学生特征太明显了,年轻男子成群结队,不就是联谊的参与者吗?但是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这些侍者的身份,听一句“师兄”就了解,大家能如何回应这种问候我已不记得,相互问好吧?你好,你们好,还是师妹好?或许吧!我只是默默的走着,被引导,陌生的环境,不知应如何就听从该如何。坐在椅子上,既然前面有个高一点的舞台,那么我所处的区域就应该称为“观众席”。观众席分两大块,几列椅子鱼鳞排列;左边是15届的,右边就是我们这些14的。观众席后面就是就餐区,看节目顺序,差不多表演完,就开始吃饭,饭后就是我班的节目——来了的上台一起唱一首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还有些许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来的。
节目很粗糙另外一方面也很热情很有人间烟火,唱的节奏不对,重来;只有一个话筒,无妨;跳舞乱了,再跳;混乱摇摆生活,多年轻的人。吃饭乱糟糟的找位置,我很懒就随便坐了一个位置,熟悉人在这种场合仿佛是一个芦苇,定住心神,不再孤独。世界都在这里停留,如果人人都可以做这根芦苇,真是温暖,但残酷的是,相遇认识熟悉相知,每个阶段都是可遇不可求。时间和认可都是必要条件,那么在这短暂的晚上,我们相遇认识即可。所以一桌人相互介绍,我不觉得有几个能记住怎么多名字,反正我一个都不记得,只留下些许印象,如果再见触发可以再说曾经。
饭后是本班节目合唱,滥竽充数是可行的,在怎么多人的和声中,你的声音改变不了什么,跟着节奏看着歌词,无论是念还是喊都无可不为,大家会把你的声音混合搅拌然后输出一个的声音,热情在酒后更加热烈,歌声是这热情的礼物,是感情的输送,除此再无慰藉。
酒足饭饱的人散去是常态,三个同伴走着,说着话;我中途借同伴钱买了个棉花糖,很甜,夜晚的路上街灯昏暗,疏影斑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诚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