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G打来电话说:“我怀孕了,除了我高兴外,其他人都觉得我丢人。”然后她哭了,我陪着她一起哭。因为我懂她,知道她的艰难。
G生活在离异家庭。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也许是那个时代最大的讽刺。两人都是公务员,都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候,于是媒妁之言定了亲,未见几面便结了婚。可是婚后发现,两人不是天作之合,而是天壤之别。父亲是知识分子,外柔内傲、大男子主义,而母亲是紧守女德,无欲无求、逆来顺受。所以日子总是过的不顺心,最终走向破裂。
打小G便怕父亲,在她的印象里,不管父亲怎样责骂,母亲总是一声不吭。即使父亲有过分的要求,母亲也会唯命是从。所以,她内心深处藏匿者一种痛恨。她恨父亲的孤僻专制,恨母亲的软弱屈从,恨自己无力改变。她极度渴望逃离,去寻找家的温暖,触摸爱的温度。
直到遇见现在的男友,她内心的温柔一触即发,爱的萌芽悄然生长。工作后,她向父亲提起男友,希望得到认可。可父亲就三个字“不同意”。问及原因,说是没有一处满意:学历低(专科)、家境差(父母工薪阶层)、工作不稳定(无名小企业打工),年纪小(25岁)......G哭着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想找的是一起相伴到老、一起努力奋斗、一起经营家庭的另一半,而不是一个高学历、家境殷实、抱着铁饭碗却不懂生活的书呆子。”这下,直挺挺的撞到了枪口上。
也许是时代走的太快了,无意间,便在70后父母和90后孩子之间划了道鸿沟,难以跨越。父母的婚姻观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更新,似乎还停留在《围城》那个年代,就像钱钟书所写“两亲家......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方家恨孙家简慢,孙家讨厌方家陈腐,双方背后都嫌对方不阔。”而孩子们的婚姻观则很简单,从父母的家独立出来,两人齐心协力经营小家,小家稳定而后顾大家。可不知为什么,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的选择,所以爱成了牵绊。
两年后,G和男友计划结婚,她鼓起勇气带着男友拜访父亲,不料被拒之门外。家里那扇紧锁的铁门,似乎也冰封了她的心。男友安慰她说,一次不行,咱去两次,两次不行,咱去三次,总会同意的。可是,不管是亲自上门,还是媒人提亲,父亲都一概不见。直至男友家长也开始反对这门婚事,G和男友都惊慌了。
G说那是她第一感到绝望、无助,于是和男友走向了极端的偏执——未婚先育,以此逼婚。可是她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全家人的反应让她再度感到绝望和无助。
她说:“我怀孕了,除了我高兴外,其他人都觉得我丢人。”
我说:“当妈妈是最幸福的,应该高兴。再说,时代不同了,奉子成婚也常见。”
她说:“没有人会理解我,我还能说什么。”
我说:“我理解你,若不是家里人相逼,你不会出此下策。”
她说:“家里人还是反对结婚,让我把孩子打掉。”
我沉默了,不知该如何安慰她。的确,在传统家庭里。婚姻不是两情相悦即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大事。所以才会有“棒打鸳鸯”的悲剧,也会有“西厢记私定终身”的反抗。可悲的是,一个有爸妈愿意为之负责的小生命,只因旁人的面子就轻易被扼杀。于心难忍。她哭,我陪她一起哭。因为无能无力。
的确,G的处理方式有些极端。可这不全是她的错。在传统家庭观念里成长的女孩,在受到伤害时是极其无助的。不是她们没有求助家人的意识,而是家长的严厉和面子将她们拒之门外,容不下一滴“道德污点”。问题凸显后,家长们不会去自我反思、不会追朔前因后果,更不是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苛责和训斥孩子,甚至是更深度的伤害。所以,孩子们难以启齿,也不敢启齿,只能噎着藏着、忍着痛着,直至事情败漏,亦或是悲剧惨发。
这个故事实在是痛心疾首,但我依旧要写出来。我想要保护这柔弱的孩子,想要唤醒那昏沉的父母。不管我能否做到,我都要勇敢一试。
这个孩子才走过人生的¼,我们凭什么去否定她的未来?难道因为她没有按常人的轨道运行,就断定她的人生黯淡无光吗?人生路漫漫,有很多起点和转折点,充满了希望和未知数,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总会在某个阶段遇见最好的自己。就像植物的花期不同一样,有的花期早,有的花期晚,有的无花便可结果。花期晚的不一定不比花期早的艳,无花结果的未必没开花结果的好。试问哪一株没有独特之美?人也一样。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正确引导其成长便可,切勿拔苗助长。
所以,请别指责孩子,哪个孩子不犯错?他有错,你亦有错,可你是否静心反思过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