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二章,七个习惯概论。我阅读速度比较慢,现在也在学习记笔记。所以一星期写一篇书评可能做不到,但是我会尽力的。好了,书归正传,先看看第二章究竟写了什么。
1、何为习惯
第二章主要讲授了两个概念,一张图。首先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第一个概念,习惯。书中说,习惯是“知识”、“行动”、“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的是做什么,为何做;技巧是“如何做”;意愿是“想要做”。
以上图为例,如果有想改掉晚睡的决心,同时也知道晚睡的害处,但是没有技巧或者掌握了错误的技巧,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如果知道晚睡不好,也知道如果能改变,但是却没有想改变的意愿,改变晚睡习惯就无从谈起;如果想改掉晚睡习惯,也知道怎么改,但是不知道为何要改,改变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形成一个好习惯,或改掉一个坏习惯,知识、技巧、意愿三方面要综合起作用,缺一不可。
2、何为效能
本章第二个概念是效能。何为效能?效能是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书中讲了伊索寓言中“鹅生金蛋”的故事。
一个穷困的农夫,一天在他的鹅圈里捡了一枚金蛋,农夫非常高兴。以后鹅每天都生一枚金蛋,农夫的生活渐渐好转,成为了一个富翁。但是财富却使农夫变得贪婪急躁,已经无法满足一天一枚金蛋了,于是他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道打开后,鹅肚子里根本没有金蛋。鹅死了,金蛋以后也没有了。
在这个故事里,产出(P)是金蛋,产能(PC)是产金蛋的大鹅。大多数人把金蛋的数量当做效能,忽视了对大鹅的身体,即产能,最后会导致大鹅死去,再也无法产生金蛋。反之,只关注大鹅不关注金蛋,最后自己会饿死。更别说是鹅了。
效能的核心是“平衡”二字,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对个人资产和团体效能都有非凡的意义。一味重视产出,会导致忽视健康,损耗,而太过于维护产能,则就不能发挥个人或团体的效用。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效能是本书所授七个习惯的 基础。
3、成熟模式图
本书还讲了一张图,即成熟模式图。先上图。
上图是本书的核心,是后续内容的基础。人类的成长包含了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
能够产生高效能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基于原则,符合成长规律,让我们人生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会帮助我们从个人领域的成功走向公众领域的成功。这7个习惯,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一一详细拆解。
读完这个以后,我有几点想说:
1、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能力。从效能角度来说,能力是产出,身体是产能。小伙伴们平时要科学饮食、适当锻炼,每天有个好心情,以此维护产能。
2、以前我以为独立是成熟的表现,但是读了本书以后才知道,独立只是成熟的一个阶段。过分独立反而是不成熟的表现
3、“互赖”的前提是资源对等,高度对等,就像《致橡树》中的橡树和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