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132:保民者王

学习内容:

大将陈仙奇毒杀李希烈,率众归降

【原文】

二年(丙寅、786)

春,正月,壬寅,以吏部侍郎刘滋为左散骑常侍,与给事中崔造、中书舍人齐映并同平章事。滋,子玄之孙也。

造少居上元,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以王佐自许,时人谓之“四夔”。上以造在朝廷敢言,故不次用之。滋、映多让事于造。

造久在江外,疾钱谷诸使罔上之弊,奏罢水陆运使、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等,诸道租赋悉委观察使、刺史遣官部送诣京师。

令宰相分判尚书六曹,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吏部、礼部,造判户部、工部。又以户部侍郎元琇判诸道盐铁、榷酒,吉中孚判度支两税。

李希烈将杜文朝寇襄州,二月,癸亥,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击擒之。

崔造与元琇善,故使判盐铁。韩滉奏论盐铁过失,甲戌,以琇为尚书右丞。陕州水陆运使李泌奏:“自集津至三门,凿山开车道十八里,以避底柱之险。”是月道成。

三月,李希烈别将寇郑州,义成节度使李澄击破之。希烈兵势日蹙,会有疾,夏,四月,丙寅,大将陈仙奇使医陈山甫毒杀之。因以兵悉诛其兄弟妻子,举众来降。甲申,以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李泌即奏之。

上喜,遽至东宫,谓太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于坊市取酒为乐。又遣中使谕神策六军,军士皆呼万岁。

时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人乍饱食,死者复伍之一。数月,人肤色乃复故。

以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秋,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为留后。少诚素狡险,为李希烈所宠任,故为之报仇。

己酉,以虔王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以少诚为留后。

以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陈许荒乱之余,户口流散。曲环以勤俭率下,政令宽简,赋役平均,数年之间,流亡复业,兵食皆足。


【原文华译】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

1 春,正月十一日,任命吏部侍郎刘滋为左散骑常侍,与给事中崔造、中书舍人齐映一起担任同平章事。刘滋,是刘子玄的孙子。

崔造少年时代居住在上元,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为友,自认为有辅佐君王之才,时人认可他们,称之为“四夔”(夔是尧舜时代的贤臣)。皇帝因为崔造在朝廷敢言,所以破格提拔他。刘滋、齐映也常把职权让给崔造。

崔造久居江南,对主掌钱谷的诸使欺君罔上的弊病非常痛恨,上奏撤销水陆运使、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等,诸道租赋全部交给观察使、刺史负责征收,派人直接送到京师。

令宰相分管尚书六曹:齐映管兵部,李勉管刑部,刘滋管吏部、礼部,崔造管户部、工部,又任命户部侍郎元琇管诸道盐铁和酒类专卖,吉中孚管度支两税。

2 李希烈部将杜文朝入寇襄州,二月三日,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迎战,生擒杜文朝。

3 崔造和元琇关系好,所以让他主管盐铁。韩滉上奏抨击盐铁专卖弊端;二月十四日,皇帝任命元琇为尚书右丞。

陕州水陆运使李泌上奏:“从集津到三门,凿山开车道十八里,以避开底柱天险。”本月,道路建成。

4 三月,李希烈别将入寇郑州,被义成节度使李澄击破。李希烈兵势不断萎缩,自己又病倒。

夏,四月七日,大将陈仙奇指使医生陈山甫下毒,把他杀死。然后派兵诛杀他的兄弟、妻子、儿女,举众来降。四月二十五日,皇帝任命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5 关中仓廪空竭,禁军中有士兵脱下头巾在道路上呼喊说:“把我们关在军营中而不给粮,就是我们的罪人!”

皇帝非常担忧,正巧韩滉运米三万斛到陕州,李泌即刻上奏。皇帝喜悦,马上赶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经到了陕州,我们父子俩得以死里逃生啊!”

当时皇宫中不酿酒,命人到坊市取酒为乐。又派宦官晓谕神策六军,军士们都高呼万岁。

当时连年饥馑,兵民都又瘦又黑,至此开始丰收,街市有了喝醉的人,当时认为这是祥瑞。人们突然能吃饱,胀死的人竟有五分之一。过了数月,人们气色才恢复正常。

6 任命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7 秋,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任留后。吴少诚一贯阴险狡诈,为李希烈所宠任,所以吴少诚为他报仇。

七月二十二日,任命虔王李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任命吴少诚为留后。

8 任命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陈许在兵荒马乱之后,户口流散。

曲环以勤俭率先垂范,政令宽简,赋役平均,数年之间,流亡的人都回来恢复旧业,兵源和粮食都很充足。



【学以致用】

思考两点

01,关于任命吴少诚为留后的问题

如果说陈仙奇干掉李希烈属于弃暗投明,为国除害,那么,吴少诚为李希烈报私仇干掉陈仙奇,这算什么?

为什么还要任命其为留后?这不是培育下一个“李希烈”吗?

如此,全国削藩的任务何时才能完成?

这或许还是领导阶层的姑息养奸的思维作怪,法制也跟不上。


02,保民者王

如果李唐能多选出几个曲环这类管理者,或者说,唐德宗本人能够做到像曲环这样,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那么不出几年,那些藩镇的人口就可能大量流失,到时,无须进行大的军事战争,削藩的目的就可以达成。

可惜,历史的剧本从来不是这样的,曲环这类人太少。而唐德宗这类领导者太多,百姓真正能够安定的时间段总是不够长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