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产品:
两维度可产生可差异化:
超级功效、超级成瘾性。
超级功效:使用后可以产生肉眼可见的功效,让产品力很突出。例如玻尿酸。
成瘾性:使用后可以产生快感,包括提神(可乐、烟草)、致幻(酒精、毒品)、味蕾(火锅、麻辣烫、油炸类)、能量(按摩)、性快感,精神正反馈循环(游戏、赌博)等。
看产品力时要尽量和这些因素挂钩。
头部品牌都是在产品层面享受到了这些因素带来的好处。
2,说模式:
如何建立一种模式以解决与客户高频互动和连接?
消费领域可分为商品、服务两个大类。
服务是一个过程,通过交付完成,没有存货的概念。
优势是,服务容易产生体验,通过空间关怀留下记忆并形成回忆。
劣势是,对人的依赖,不容易上规模,不容易管理和复制。
例如餐饮,需要很多年才能上规模,而且成功案例不多。
足疗太依赖人,就没有大公司。
产品是另一种业态,例如矿泉水化妆品。
优势是,非常容易商业变现,解决供应链就能做,不太依赖于人。
劣势是,产品不容易形成体验。
拼渠道也让自己处于不利位置,容易产生消费疲劳。
如何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对产品品牌,需要提升服务属性。
对服务品牌,需要扩大产品属性。
产品品牌如何提升服务属性?
1,拉近与客户距离。用户在线上线下,在公域(购物中心、商超、CS),私域(旗舰店)。
原来线上的,小米之家、小红书之家,华为旗舰店通过线下开店提升服务的维度。
原来在线下的,奈雪的茶也通过线上来触达客户。
不管哪个方向,都在加重自己的服务属性,都在进行服务。
所谓私域,需要是服务客户的角度,而不只是卖货。
2,让用户感到特别,被关爱去感动用户。
服务很微妙,过度服务,不服务都是不好的。
要恰当的服务,小意外的服务,小处见真情。
新荣记的时令水果,让用户使用产品同时,与朋友做社交表达。
3,服务型业态绑定。
特别是SKU少的,品类关注点低的产品,需要和服务型品牌做联合,RIO和夜场,王老吉和火锅餐饮绑定。
用服务去跳出性价比怪圈。
星巴克的感觉,是其他线下品牌难以模仿的。
有品牌溢价,才能做持久。
服务品牌如何提升产品属性?
服务品牌要增加销售,一般通过提价做服务零售化,提价很难,所以都是增加商品类目布局。
例如SPA卖头发护理,夜场销售酒水。
良品铺子,更像零售商,要看效率。
雅诗兰黛是差异化。
完美日记是效率。
3,说故事。
中国品牌缺乏偶像品牌。
中国有很多卖货类品牌,而非偶像类品牌。
偶像品牌才能看到晒朋友圈。
如何打造偶像类品牌?
杰克逊是大师级偶像。
男团/女团是平民类偶像。
强势文化品牌有引领性,与用户沟通不那么多。
强调视觉有更大精神层面体验,给你很大冲击,很难停下来,能引发用户内心共鸣。
由外向内三层。
外层是表现方式和形象,
中间是作品故事和情节,
底层是价值观。
经典作品都是三方面都很强,特别是价值观。
为什么国内影视作品与国外有差距,大部分因为底层价值观做的不好。
三体不仅是故事很精妙,还因为背后的世界观很宏大。
要有品牌执念和文化,不能随波逐流。
同样是服饰,奢侈服饰从来不是物理层面的竞争,而是精神层面的竞争。
不要说“我要打造高端品牌”,而要打造强势文化。
强势文化有了,品牌自然就是高端品牌。
以文化属性构建最强的护城河:
要有脚本思维-品牌运作要有一个总脚本。
就像一个长篇小说一样,好像第一章,第二章。
最后可以连在一起,好像看完小说。
ICON一定要围绕一个独特的意识形态。
苹果倡导极简,茅台倡导精英。
最初在一个小众人群里面产生共鸣,然后逐渐发散,辐射到大众。
但小说就很难抄,三体就很独特,没人会看四体。
描述一个星球容易,描述一个宏大的文明很难。
4,超额回报:
在产品使用周期里,物理/彰显价值是逐渐提升的。奢侈品牌可以提价来实现增长,是指数型增长。
网红品牌可以冲击过去的公司,而不是传统品牌。
男团/女团,是人肉ICON,流量成本就很便宜。拦截流量,就很贵了。
德州扒鸡的成功是历史原因的产品力,满足生理需求。
名创优品满足品质生活需求。
现在需要偶像品牌,满足精神需求。
这些都是为了高频接触客户,产生高复购,这是消费品的精髓。
经常买才会觉得是一个品牌。
大部分初创公司都从超级爆品起家。一些套路都用完了,就要做很多不那么效果导向的投入了。
小米是性价比手机,小米的问题是如何拔高到国民品牌。
三顿半是典型ICON品牌路子。
大部分都会晒朋友圈,并非晒就是好。
周杰伦是偶像,如果五年不出作品都会有问题。
对于用户来说,是购买商品渠道太多了,但不知道买什么。
所以大家都在看小红书、抖音。
越是在成熟渠道,越是要品牌。
哪里起家不重要,线上下线不是决定性的,以用户为中心是决定性的。
用户分层,碎片化趋势明显。
现在没有一首歌全民都知道的。
现在年轻群体的消费决策决定了需要满足一部分人,不是全民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