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 定慧品 第四(二)
(博主注:定慧,指禅定和智慧。也叫止观。黑体字为原文,斜体字为笔者管见,其他是网上找的解释。)�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博主注:一行三昧就是专门修禅,正定。),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六祖大师对大众说:一行三昧就是在所有地方,行是直心,住也是直心,坐也是直心,卧也是直心。所有言行动作,在一切时一切处,时时行直心,不用弯曲心。就像维摩经上说:「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切记不要口里说直,但在行为上却谄媚人,怎样叫谄媚人呢?就是看到人有钱,讲话就扬起头来,阿谀的笑箸说:「你来了,我真欢迎你。」其实他心里只是欢迎这个钱,而非欢迎这个人。曲就是心不直,弯弯曲曲。口里说要直心,要一行三昧,但行为却不正直。
要行直心是道场,你要用直心来处理一切事,对一切法不要生出执著来。迷人、愚痴的人著住到法相,生出法执,执著一行三昧,他说:「我常坐著不动,也不打妄想,这就是一行三昧,这就是定了。」若是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是没有知觉性,和草木是一样。这种解法完全错了,而且是障道的因缘。
(博主注:禅宗修行不特别要求特定场所,非在寺庙、名山鼓刹不可,而是随处可修。所谓行走坐卧皆是道场;担水劈柴尽是修行。这是佛法大众化普及的重要思想。这里反复讲直,直就是儒家的诚,道家的道,顺应天道。孔子讲“以直报怨”,“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老子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只是表述不同而已。还有一点要注意,六祖讲“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并非就是定,否则人和石头草木无异,修行就修歪了。这个区别是下面所说的“道需通流”。通流即从心所欲不逾矩。)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什麽叫道呢?道应该通达无碍,州流不息的,为什麽把它滞塞停止了呢?你将心停止而变成槁木死灰,那是没有什麽用的。所以当心无所著住时,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著於空,不著於有,不著於法。当著到法上就著到有,著到空上就落於空妄了。所以要没有法执空执和我执,这才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无所住时,道才是流通。心若执著到法上,说我常坐不动,这就如作茧自缚,自己将自己绑上,把自己弄得不自由了。若说常坐不动是一行三昧,这就像舍利弗在林中打坐不动,却被维摩居士诃斥他一顿说:「你这样坐著有什麽用啊?像死人似的,不是真正入定。」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有人教人打坐,看自己的心,观静是个什麽样子,不动不起,从此处便有功夫了。迷人不懂这个道理,说坐在此处不动,就会有功夫,有禅了,随著生出执著而成了一种颠狂。像这一类的人多得很呢!且辗转传授,你给我印证说这样就是开悟,他也给你印证说这样就是开悟,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了。
(博主注:禅宗故事:马祖道一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怀让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作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作镜子啊。”道一:“磨砖怎么能作镜子呢?”怀让禅师:“磨砖不能作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意即修行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