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勒索》朱迪斯·P.西格尔
第2章 辨识情绪勒索
【感悟】
这个案例很经典。早在很久之前我就观察到,同样一个班级的孩子。我的副班老师对a特别调皮的孩子常常感到恼火,而我觉得还好啊!反过来我却对b比较扭捏拖沓的孩子经常火冒三丈,她则不然。其实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我们在意的点或者是掌控不了那些方面的的无力感才是引爆我们的导火线。如果能像这位爸爸这样多深入剖析背后的感受和渴望,那在火山爆发之前就有更多的选择。用文章的话说,可以增加脑回路,哈哈。
回想自己常常因为先生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打球而感到生气和难过,两个人为此争执很多次,闹得很不愉快。事后我也反思了很多次,到底是什么点触及了我强烈的情绪。原先一直以为是先生没有花时间陪伴我而选择去打球感觉到失落和被无视的感觉。可是不然,思索好几回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不能接受先生要去打球这件事。而是不能接受的是先生没有在特定的时间,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就自己了决定,最后我感觉自己像只是一个被告知的人,而不是参与者。为什么我这么看重参与感这件事,也许这也跟我的童年经历有关系。如果早点与先生沟通,或许看待打球这件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
【摘要1】
狄伦总是认为自己是个逍遥快活的人。事实上,他的大多数朋友也都是这样评价他的。以前他总是跟人开玩笑,并且很擅长让别人开怀大笑。朋友们抱怨工作或者身体上的小毛病时,狄伦总能帮他们重新变得乐观开朗,让他们恢复好心情。只有两件事是例外,高尔夫和当父亲。狄伦是个很棒的高尔夫球手,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如果他的球没有打好,或者遇到了沙坑障碍出不来,他就会大声嚷嚷,让所有人都感觉很难受。如果某一轮有几次表现不够好,他就会丢掉球棒,有一次甚至将整个高尔夫球包扔进了球场边的小溪里。与家人相处时,情况更加糟糕。如果孩子们不听他的话,他会大声喊叫,并威胁不再管他们了。一次,在他要打自己十岁的儿子时,家人将他送到了心理医生那儿进行治疗。幸运的是,他的儿子躲过了这次挨打,但如果这一拳真的打到儿子,儿子会受伤很严重。狄伦的妻子说,如果他不马上接受治疗,她会打电话给警方和儿童保护服务处。
治疗中,狄伦说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说,前一秒钟他还非常冷静,而后却变得恼怒不已,忍不住要发火。他的脸色变得通红,他会做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行为。听说只要关注身体某些部位的感觉,他就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在生气,狄伦深感惊讶。我告诉他,假如他的怒火升起来了,他可以观察一下,他的肚子、脖子和咽喉处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发现,在他对状况无法掌控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很无能、很被动,他对我的这一发现也表示很惊讶。儿子对他的挑战让他感觉自己不能再控制儿子的行为,儿子的权利将超过他自己。他感觉自己很无助,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正是这种感觉让他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
尽管开始的时候,狄伦声称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也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发火,但他的童年记忆里有很多逃离父亲的行为,而他的父亲也是很容易发怒的人。狄伦开始了解到,是自己的童年记忆让他无法掌控当前所面对的状况,同时也懂得在自己被动的时候,要学着提醒自己。而且,他还具备从刚开始发火就辨识出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也帮他学着解脱,直到他恢复平静,将自己目前的经历与那些让他做出过度反应的情感记忆区别开来,对当前的状况做出更好的抉择。
【感悟】
“恼怒或者替孩子焦虑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确信,分享感受是危险的”,这句话简直太扎心了!回忆小时候,那些长辈他们很少会表达难过,伤心,恐惧无力感。情绪来的时候要么大声哄叫要么吵架。对照自己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呢,如果有一个能够分享彼此感受的家庭多好,让孩子也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有个尊重和了解彼此的通道,这太重要了!因为看见自己有时候是很困难的,有彼此的对镜和旁观更容易能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
【摘要2】
父母有责任心,家庭生活稳定的孩子比那些经常被忽略或在需要安慰的时候遭到责骂的孩子更能够面对压力和挑战。
那些在父母的帮助下能迅速恢复平静的孩子,比那些父母只知道操心焦虑的孩子在情感上更有优势。孩子感觉自己在家里是受到保护的,并且能够参与解决问题,这也让他们增加了对家人的信任以及安全感。理想型的父母允许孩子参与讨论问题,允许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会拒绝孩子的这些要求,或者对这些要求感到不知所措。恼怒或者替孩子焦虑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确信,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危险的。父母不能无视孩子的情绪表达,而是需要安抚孩子,帮助孩子厘清自己的感受、恐惧,帮助其解决问题。
【摘要3】
她用了一种让自己感觉有安全感的方式去处理信息。以后,她就会明白,自己是怎样掩盖了那些情绪,而这些情绪本该用更加理智的方法去表达、发泄出来。掩盖情绪造成了一切都尽在掌控的假象,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麻木让人没有知觉,因此我们也无法处理那些本该重要的问题。虽然隐藏情绪看起来没有让情绪爆发出来那么有破坏性,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大脑中主管思想和情感的两个部分都没有联系起来,我们也就无法全身心地面对整个境况。
【感悟】
正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背后的渴望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停止抱怨所有经历,从当下开始,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创造处理情绪的新机能。“跟关心你的人讨论你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情感问题”好棒的建议。
【摘要】
勇敢正视被勒索的情绪
能够处理自己的情绪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感受的重要途径。即便你没有出生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等长大后自己去创造新的神经回路也不会太晚。无论你的年龄和童年经历如何,你都有潜力去自己创造处理情绪的新机能。每一次跟关心你的人谈论你的感受,每一次从不同视角去考虑情感问题,都是在为左右脑创造新的神经回路。
【亲子互动】
傍晚,奶奶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玉米,大家开心的你一个我一个吃了起来。因为比较烫,需要晾一下再给宝贝。宝贝见状着急的留起了口水。给他一小块的时候他紧紧握在手里手里不给任何人碰,就连麻麻想帮他放嘴巴里都不给。哎哟喂,这个可爱的小吃货,开始会护食了呢!
【感恩】
感恩公公帮带宝让我好好听课。
感恩肖老师讲课,为我们正三观。
感恩家人的照顾,让我们一日三餐不愁。
感恩先生辛苦而努力的工作,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