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小学作文被老师表扬起,便有了没事喜欢写点文字的习惯。说是习惯是有点牵强,像是玩手机这样天天都干的事才叫习惯吧,我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至多是年少时为了博取他人赞同的目光的把戏罢了。
不过这断断续续的坚持,却也是塑造了自己说话行文的风格,记得小学时爱记琐事、爱抒人情;到了初中时代,看了一些文字后,爱堆砌词藻、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到了高中,经历多了些,感悟也丰富了些,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言辞却是更加严谨了,十天半个月也很少憋出一个字来。不过后来的我,把这些都归结为时间的流驶带来了人的成长变化。
时间易逝,韶华易失,总不变的只有写下来的文字。嬉笑怒骂,茕茕孑立,形单影只。这大抵都是关于文字、关于文章的记忆。
但进入大学后,我愈发觉得这些记忆是这么地珍贵:泛黄的书页里曾经用心地写给未来的自己,像是在奉承着某个很有权利的上司,我定睛一看,小小年纪你好大的口气;可是某个角落里,你又跟我说,未来的我会感谢现在的你,哈哈哈,这么说那我真得好好谢谢你;再翻一页我忍不住发怒了,你竟然惹妈妈生气了,恨不得马上站起来,给你两个耳光、大声呵斥,你能不能像我一样做个懂事的孩子!
现在是冬天,窗外的北风怒号,屋内没有生火,北回归线以南的人到了长江边上,感受到入骨的寒。可是今夜啊,我想起了那些陪伴我的文字……曾经你们陪我走过日升日落,不知道以后可不可以仍然这样陪着我。
2017.12.10 22:40 写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