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调研方法+数据分析

目的与概要

1、帮忙0-2年产品新人了解调研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明确需求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守则,视产品实际状况展开工作。

第一部分:需求调研方法

需求调研守则:

1、不可直接询问用户想要什么(较为抽象的问题需拆分)

2、不可丢弃场景,特点为好不好用、会不会用(结合场景)

3、不可把个体当作整体(按用户特征进行目标用户筛筛选)

4、不可说服用户认同(摒弃自身偏见,倾听不同声音)

目的:通过调研找到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分为这4个层级:

1)了解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

2)了解目标用户在这个场景下使用产品的过程是怎样的

3)根据1)+2)总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再针对3),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再进一步验证

调研流程:

1、明确调研背景和目的,什么场景出现什么问题,预期结果是什么

2、确定调研对象,根据统计特征 + 用户习惯 递进筛选

3、找准用户后,猜测其相关问题,预设对应解决方案

4、如需访谈:

1)按照用户调研预设时间的2倍去准备问题

2)标注一些用户必答的关键问题

3)准备用户必须操作的任务

4)把问题串起来,找同事预演一遍

5、访谈前可以缓和用户情绪---确认用户的背景信息---尽可能模拟用户现实中的真实环境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守则:

1、无论产品在何阶段,优先分析用户数据指标:活跃、新增、留存

2、行为数据指标,早前需明确并优化「关键行为路径」,并引导用户转化到该路径

3、用户数据与行为数据相互作用

常见的数据指标分为三种类型: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业务数据;

数据统计方式一般取周期内均值,然后做均值偏差验证;周期一般取一周、一个月。

图片来源:三节课

一、用户数据,分为四个纬度;可用于评估产品的用户群体质量

存量指标:日活、月活;

增量指标:每日新增;

健康程度:留存率

用户来源:渠道来源、质量

统计周期内数据均值,以及均值幅度变化

二、行为数据

次数/频率:PV、UV、访问深度

路径转化程度:转化率

停留时长:环节停留时长

质量:页面弹出率

三、业务数据

总量:GMV、访问时长

人均:ARPU、ARPPU、人均访问时长

人数:付费人数、播放人数

健康程度:付费率、观看率(不同产品指标不一样)

被消费对象:商品本身的分析---SKU、浏览量、评论量、收藏量


指标定义方式、统计方式:团队工作同事达成共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