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到手,以后会继续更新新的读书笔记,这次的书是英国罗伯特·戴波德先生的心理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书在樊登读书和十点读书等知名平台有过多次推荐,被誉为英国人手一本的书。虽然主人公以蛤蟆的视角讲述,但是却点出了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相信这本书将会是解决你问题的首选之书。
01 关于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两种: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其行为感受如同孩子一样,这不是“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这种状态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实际的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 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人的某些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红黄蓝三原色,对所有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和反应都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就好像几种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
02 父母和孩子
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混合了几种基本情感:快乐,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在孩子情感世界丰富起来的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03 关于童年
当你想起你的童年,是什么情绪在主导你的记忆呢?当你感觉有些事情想起会有点小题大做,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引发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多你的学习和领悟作用会很大,也会对你整个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家庭环境里,如果父母严厉挑剔,孩子就必须学会如何应对他们,会将自然行为调整为最能适应现状的行为,他们要学会处理愤怒,包括自己父母的和自己的愤怒。
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要按着他们所说的去做,并且同意他们的想法。童年体验到的强烈情绪,不可避免的会成为自己成年后经常会有的感受。成长的本质就是减少并打破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关系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但很少有人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可以达成一部分,但有些人可能会依赖父母一辈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