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对于枪战片,我持否定态度。
打打杀杀,离现实太远,血腥,暴力,尤其在午饭时间,看到鲜血淋漓的场面,白山黑水,直接食欲锐减。
直到那天,无意间,听家人说,这个电视剧不错,你看了绝对喜欢。
我知道,他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片子,是百看不厌,那一种执着,常常令我鄙视。
离生活那么远,有意思吗。
但是那天,听到《绝命后卫师》,听到陈树湘时,我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
这是我第二次听到他的名字。那个少年英雄,那么英武,决绝;那么忠诚,勇敢。他颠覆了我的观念,长驱直入,抵达内心。
担任后卫,绝地反击,四天四夜。率6000余红军指战员,和数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正规军,交量,交量。只为中央红军顺利度过湘江,继续长征。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忘留下火种,直到受伤被俘,直到铰肠而亡。
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他让我热泪盈眶,他让我血脉贲张。
少年人的忠诚,勇敢,善良,谋略。报效家国的衷肠,柔情万种的纠结,对党的无限信赖忠诚,对士兵的关怀体贴,以及艰苦环境下的磨砺,快速成长。
是的,向死而生。
明明知道肩头责任重,仍然一腔热血,满腹忠贞,为劳苦大众,为留存火种,做出巨大牺牲。
英雄所为,人人敬仰。
随着剧情发展,细节一一展现,一个丰满的、年轻气盛的、勇敢坚强的人,直立在我的面前,血肉之躯焕发出的昂扬斗志,革命情怀,让我一次次感动。
没有干巴巴的说教,只有实在的目标,努力,践行。
是活生生的人,以血肉之躯,以命相搏,只为保证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顺利过江。
这些英雄事迹,被硬汉演员张桐演出了彩。
之前留下深刻印象,是他在抗日大片《亮剑》中,和尚的扮演。
在这部以董亚春执导,钱林森编剧,张桐主演的电视剧里,出色表演,令人赞叹。
他坚定的眼神,一军统帅的果断,对战友的关心呵护,对上级命令的坚决服从,对残酷战争清醒的认识,难得的指挥才能,完美地塑造出了我们的民族英雄。
二十九岁,多么年轻。在今天,这个年龄的人,有的还在求学途中,有的已经开始啃老,有的醉生梦死,有的默默努力。
只嫌得到的少,只觉付出的多。
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用他的鲜血和生命,完成了一个传奇。
我不得不承认,缘分是个非常美妙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2016年9月,金秋之际,首届文博会期间,有幸聆听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关于长征的讲座时。
当时就感动了我。作家讲他的采访,他的事迹,长征途中的一切,英雄史诗般的成长,那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的壮举,新时代重走长征路的意义。
真正的震耳发愦,真正的醍醐灌顶。
他如星星之火,点亮人心。使你警觉,使你彻悟,使你不忘感恩,瑾言慎行。
在这个春夏之际,花开时节。
再次,因为《绝命后卫师》而数次感动,双眼发潮。
他的意义不凡,他的影响巨大。他赋予我新奇的眼睛,重新看待一切,关于英雄,梦想;关于现实,人生。
他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让我重拾记忆,不忘美好。体察先辈们为了今天的和平,所付出的全部牺牲。
我们辜负了吗,我们努力了吗?
和平年代里,我们依然需要长征精神,它是不灭的火焰,是崇高的理想,是坚定的信念。陈树祥用他的英雄行为,为自己奏响了人生的凯歌。
让我们告慰英灵,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