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我的母亲说,董永公园重新修建了,里面的设施非常好,于是利用元旦小假期帶着孩子也来游玩一番。
上次来这里已经是十年前的时候了,那时的我还是个学生,经常和三五个同学一起来这里爬爬假山,划划船。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样子了,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健身设备和娱乐的设施。每走在一都会让我感到,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关注是越来越多了,几乎所有的来这里游玩的都是长辈带着孩子,孩子才是这里的重心。回想这里以前的情景,我忍不住思索:我们成年人又在扮演看什么样的角色呢?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我的角色应该算是老师吧。从孩子出生到依吖学语,都是我在教育的,所以我也算是称职的。再长大些她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偶尔会有厌学的情况,或者因为胆小不能和别的小朋友好好相处等等,我都会极力的开导,教育,让她清楚自己也是大孩子了,应该有大孩子的大度,勇敢和责任担当。
在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我给予她的一直是平等相处,合理分担的理念。所谓平等是告诉她,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在家里的地位是一样的,有事情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建,只要是对这个家好的,我们都会考虑。而合理分担则是要求她也要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做自己为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比如铺床叠被,还有自己的内衣袜子要自己洗,不能老是依赖于父母。这也培养了她自立的性格,懂得了承担责任,为家庭付出,这样的教育在我家是比较有成效的,至少她知道为家庭分担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做的。
在学习中,她也是很好的,成绩不错,各门功课基础都很好。这得益于她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因为在这方面我给她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先学习,再玩耍!每天放学回家先写完作业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她得明白,她是学生,完成作业是她每天必须的工作,是她的责任!工作完成之后的时间便使可以自由支配,别人无权干涉。这种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中我必须充当恶巫婆的角色。同时我也很欣慰于她的懂事与配合。记得有一次她问我:“妈妈,为什么我必须第一时间完成作业呢?我不可以先玩会再做吗?”我说:“不是不可以,只是你把玩的时间提前了,学习的时间放在后面,万一学习中遇了难题,不就又占用了你休息的时间吗?反过来,先把作业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尽情地玩,多痛快啊!”她想了一会儿又问:“那是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告诉她:“只要不影响休息和你第二天上学,可以这么理解!”于是她兴奋地说:“万岁!”于是溜烟地痛快玩耍去了。时间久了,这样的学习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她放任地玩,这时我会用自己做“诱饵”,引导她去阅读或者其它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记得第一次引导她看课外书是我拿了一本很薄很薄的绘本,整本不到十页,只有几十几话,但我都读的情并茂,这时候她充满好奇地跑过来听,让我读了遍又一遍,晚上睡觉前用她那稚嫩的话语零星地给我讲我给她读的故事,那时她只有三岁。从那以后,我们家就陆续有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睡前故事》,巜妈妈给我讲故故事》等等故事书。直到现在回大名著也摆在了我们家的书架上,虽然她不是每天都去读,但在闲暇之余也总能看完一两页。
然而,在这个电子产品横飞的时代,看我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课外时间了,电视,电脑和手机比看书的娱乐性更强,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她斗智斗勇。“电脑坏了,不能用了就先玩会别的吧!”“今天妈妈手机等电话,所以不能给你玩了!”这些话已经不能让她信服了,她就会用各种办法来对抗,这时我必须有百分百的定力来坚持。记得以手机上看到过段视频:家长为了孩子不玩手机就在孩子睡着后在她眼睛上画了重重的眼影来吓唬他,告诉他手机的危害,这个妈妈的做法显然见效了,孩子真的害怕了,哭的很伤心,或许以后直的不玩手机了。
但我如对手机和电脑的控制力是我没有想到的,上了三年级之后,也许是课程多了,需要学习和撑握东西也多了,她对手机的渴望也少了,加之之前给她制定的“先学习,再玩耍”的学习计划,她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我非常骄傲地说:我成功了!
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还有很多,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后也会有不样的故事发生,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平等相处,公平待之,我相信,我们会和孩子起创造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