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年仅23岁就创作出了世界级的《都柏林人》(Dubliners)。然而,当时的世人与环境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个文学天才与奇才。该书历经百般挫折、辗转九年才得以出版,而出版后的半年里仅卖出了六本。这一切掩盖不了绝世佳作的光彩,《都柏林人》早已成为20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在整个文学史中极有分量。
不少人可能会跟我一样,被乔伊斯另外一部更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利西斯》吓倒,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那传说中的“意识流”,因而难免要对乔伊斯名下的其它作品退避三舍。终于决心翻开《都柏林人》之际,也是怀报着小心翼翼的态度,打算毕恭毕敬地对待这部“神作”。
谁曾想读完第一个故事《姐妹们》和第二个故事《一次遭遇》,我全程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似乎每一句话都读得通,每一个段落都嚼得明白,可凑成一篇后却糊里糊涂迷失方向了呢?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总有一种没头没尾的感觉萦绕不散。
自己选择的书,咬牙也要坚持下去,于是一篇一篇继续读下去。第三个故事《阿拉比》和第四个故事《伊芙琳》读下来,我脑中的混沌好像化解了一点,似乎适应了乔伊斯的步调和节奏,眼中的那个以都柏林为背景的世界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到了第五个故事《车赛之后》、第六个故事《两个浪汉》,心灵又一次受到打击,仿佛再次被层层迷雾遮住了双眼,思绪不知该何去何从。
第七个故事《公寓》、第八个故事《一小片阴云》、第九个故事《何其相似》、第十个故事《泥土》、第十一个故事《痛苦的事件》,我竟然读出了点什么,逐渐乐在其中,并开始期待下一个故事的到来。
第十二个故事《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又将我从欢欣鼓舞中打回原形,顿感手足无措;第十三个故事《母亲》、第十四个故事《圣恩》和最后一个故事《死者》,在这几个群像的篇章中,大多数时间里我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不晓得哪里该紧紧抓住,哪里该痛快放手。
简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阅读体验了。沮丧的我不甘心地重新读过。这一次,我不再试图解读每个故事背后的深意,而是有意把这十五个故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感受,感受都柏林这座城市的河流、桥梁、码头、车辆、火车、街灯、酒吧、音乐厅、公寓楼、市场、店铺、公园、酿酒厂;感受那里六月的明媚阳光,漆黑的雨夜,昼短夜长的冬日,金色的落霞,雪花飘零的圣诞夜;感受都柏林人童年的迷恋和顿悟,青年的游荡和失落,中年的禁锢和孤独;感受整座城市乃至整个爱尔兰无所不在的天主教气息,无法化解的政治氛围,几乎沾染每个人的酒精味道,萦绕耳边的音乐。。。。。。
点点滴滴积累下来,我发现自己好像有那么一点点读懂了乔伊斯。并不是说我充分领悟了作者笔下都柏林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声叹息,每一处象征。毋庸置疑,如果对爱尔兰的历史、宗教、文化、当时的人文及社会环境不甚了解的话,理解力再强的读者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偶尔莫名其妙起来。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读者而言,想要洞察书中一切的想法不亚于痴人说梦,就好比我至今也没看透那篇《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所传达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放弃对于欧亨利式反转结局的预期,甚至彻底忘记以开始、发展、高潮、结尾为内在逻辑和规律的故事结构,才有可能单纯地像欣赏画作一般去对待《都柏林人》的每一个故事。一幅幅边走边观赏,无需追问画面的表面意象,不必深究背后的隐含深意,十五幅独立而又和谐共处的画作,构成了打上了乔伊斯标签的一次画展。
如果乔伊斯拿起画笔,我想,他一定会是位比肩莫奈、马奈、德加的印象派大师。在写给出版商的一封信中,他明确地表述了本书的创作原则:“我的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如何用文字传达其心底的“道德”和“精神”?乔伊斯选择从都柏林的社会百态与都柏林人的生活千姿中精心抓取十五个独立瞬间,以内外兼并的统一性将它们有机地关联与整合在一起,用具有画面感的想象空间作为载体,用虚实相间的笔触勾勒人物形象与事件,用转瞬即逝的光影汇聚永恒。观者,只需打开心灵去感受,说不定就会接收到乔伊斯特质的无数信息。
《都柏林人》的十五个瞬间是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片段,是来自童年、青少年、青年、成年的侧写,是撷取各色人等、各式存在的截断面,各有独立的生命,又在主题、背景、结构、风格上做到了完美的艺术统一。
怀抱欣赏印象派画展的心态来阅读这本略显棘手的短篇小说集,让绘画般的光色流转取代文字的铺陈转合,一切自然而然地映射在读者的脑海中,似乎就不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了。远远没能掌握《都柏林人》的神奇与精妙之处的我,多少也通过此次“画展”品味出了独属于都柏林的“调调”:
这是一种缓慢流淌的调调,乔伊斯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失神一般,给人以一定的疏离感。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调调,即便是日常琐碎的描写也难言其精神性的气息,乔伊斯用审慎的、简洁的文字构建出一个都柏林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种通过瞬间表达永恒诗意的调调,无力的诗意,残酷的诗意,孤冷的诗意,麻醉的诗意,绝望的诗意,统统在乔伊斯不做任何评论的叙述中延展开来。
好比《阿拉比》中小男孩暗恋着一个姑娘,脑海中总是浮现她的身影,即便是在最不适宜浪漫的环境里,比如跟着姑妈去市场买东西,“灯光闪耀的大街,被醉汉和讨价还价的妇女们挤来挤去。。。。。。劳工们咒骂,守立在猪头肉桶旁边的店伙计尖声吆喝。。。。。。”,他想象着自己“捧着圣杯,在一群敌人中安然通过”。
《伊芙琳》中的女孩渴望逃离不幸的家庭禁锢,乘船私奔到遥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经过最后一刻挣扎,还是未能挣脱束缚,心上人召唤她一起上船,可她“迫不得已地向他抬起苍白的面孔,像是一只孤独无助的动物。她双眼望着他,没有显示出爱意,也没有显示出惜别之情,仿佛是路人似的。”
这是一种混和了死亡、酒精、宗教、音乐与灯光的调调,书中每个人的悲欢起伏与幡然顿悟都不由自已地深陷其中,乔伊斯将这摆脱不掉的命运覆盖在都柏林上空及其笼罩下的都柏林人身上。死亡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姐妹们》、《伊芙琳》、《泥土》、《痛苦的事件》、《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和《死者》中,以至于整本书通篇弥漫着了无生机的气息与无以解脱的束缚感。
在乔伊斯眼中,都柏林这座城市时刻上演着麻木、苦闷及沦落,而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迫和钳制下的爱尔兰更加无可救药。再回想自己品味到的一幅幅画面以及沐浴在画面中的“调调”,确定无疑,这是作者要传递的意图,愚钝如我竟也有所感悟。
有过这样一次神奇的阅读体验,哪怕我永远也无法真正读懂《都柏林人》,也算参观了一次以文字写就的印象派画展,收获总在不经意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