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没错,当你成为了父母之后,就会本能地为孩子付出关心和爱,尽你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一切最好的东西。这是自然界中一切生物与生俱来的能力,不用刻意地去学习,天生就会。可“尊重孩子”这件事,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摸索,努力修炼。
可能你会觉得:我很尊重孩子啊,他想吃什么,想看什么电影,我都会让他自己做决定。其实,真正的尊重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决定吃什么饭,看什么电影,而是你说话的态度和内容,是否给孩子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是可爱的、有能力的人。
比如,当孩子犯错了之后,你在与他沟通时,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应该是:“这个问题需要你注意一下,你之后要尽量避免这个问题,要学会去处理。”而不是强硬的告诉他“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但事实上,很多家长更习惯于使用第二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会说:“你就是平时太懒了,叫你背英语你怎么也不肯早起,叫你多练习口算,你就随便应付几下,看看考试成绩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你不可救药!”
如果你平时总是这样对孩子说话,那么你说话的内容,以及说话时厌恶的神态或轻蔑的语调,都会深深刺痛孩子的心。要是再听到“愚蠢”、“不像话”、“不负责任”、“你一辈子也改不了”之类的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话语会像一个阴影一样,在孩子的心头久久不散,从而让他们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所以,我们在此说的“尊重孩子”,是希望父母能看到并保护,孩子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比如聪明才智、创造性、责任感、幽默感,以及为他人着想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一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激励孩子和你进行配合。并且,尊重孩子,不仅可以在孩子小时候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人格,还可以搭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长大之后,还能成为你的朋友。
而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你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和他谈谈你自己的想法,再倾听他的感受,然后一起找出适合于你们双方的解决办法。父母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如果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不应该把精力用来对付对方,不必担心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亲子应该将彼此的力量融合到一起,共同去寻找一种结果,使双方,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人,而得到对方应有的尊重。
也就是说,当你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一聊的时候。这个行为就是在告诉孩子:你不是我的敌人,我是在教给你宝贵的人生经验。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知道,在自己表达不满的同时,也要尽可能为孩子指出改过补救的途径。孩子悔过之后,他需要有机会恢复对自己的良好感觉,需要重新把自己看做是这个家庭当中,一个值得尊重的、有责任感的成员。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必须需要给他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