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中消逝》

我们可以把《在记忆中消逝》一文看作是此类文章的一个提纲、一个宣言:“追忆意味着什么?它是让我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扰,回到我们自身,面对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宁静,并且重返由这种洁净的智慧所昭示的永恒;追忆就是反思和审视,在这个精神历程漫长的轮回中,让藏匿在最平凡的事物中间的真理得以显现。”这种反思与静观之后所呈现出的宁静与永恒,是作者一贯的追求,是其实现救赎的必然之路:“如果我们不同自己的身体留存的各种感受保持亲近,如果我们不在追忆中进行更为深刻的探寻,我们将无法回到生命的根基处,我们将永无宁日。”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杜爱民的散文才在对时光的雕刻中超越了文本自身,摆脱了历史伦理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与超越性,达到了一种理性的高度,保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度。   “琴声响起,露出败损的城砖和青草,撞开黑漆的大门,摇落满树的枯枝败叶。我的灵魂在琴声里只剩下残垣断壁,长安日出日落,我的身体内也早已满是落叶。”《1975年的琴声》一开始便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却又略显凄冷灰暗的世界。乍读起,耳畔就似乎响起如泣如诉的琴声,或悠扬但绝不明朗,或晦涩却绝不乖张,一种萧瑟的气氛迎面扑来。紧接着,在这种“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琴声中,“夕阳为他伸展着幕布”,“马路两旁的枫树在初冬的寒霜里愈益色浓红重”。在这种琴声的奏鸣中时间缓缓地前行着,而我们分明感觉到了时间的刻度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所勾画出的一缕缕丝线。在这种缓慢却有节奏叙述中,记忆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作者与读者巧妙地契合在了一起,作者引领着读者穿越历史的时空,缓缓地向逝去的年华进发。这一切,都是雕琢的时光所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心灵上的独特体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处,我们将永无宁日。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杜爱民的散文才在对时光的雕刻中超越了文本自身,摆脱了历史伦...
    蜀黍不约阅读 3,701评论 0 4
  • 处,我们将永无宁日。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杜爱民的散文才在对时光的雕刻中超越了文本自身,摆脱了历史伦...
    蜀黍不约阅读 2,812评论 0 3
  • 为什么这么爱我? 因为我爱你? 因为没得到? 当时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现在我懂了。 不是因为你爱我,不是因为没得到。...
    一禅_578b阅读 1,891评论 0 0
  • 代码讲解和调试演示请参看视频:Linux kernel Hacker, 从零构建自己的内核 当前,我们系统的分辨率...
    望月从良阅读 3,616评论 0 0
  • 静谧的西西里小岛,风铃摇曳。这里不只有美丽的传说,还有一生的天堂。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艾弗特对...
    茶子悦阅读 2,60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