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题目】揭秘育儿挑战之为爱而“战”
【分享简介】先连接后纠正、倾听、和善而坚定以及鼓励的意义
【分享案例】周末中午,妈妈正在厨房准备午餐,4岁儿子奇奇在客厅独自玩着他的小汽车,每隔一小会儿,奇奇都会妈妈帮忙。刚开始,妈妈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帮忙。两次之后,妈妈发现,奇奇需要帮忙的事,是他自己完全做得到的,比如:拿身后的另一辆小汽车,或者是取回跑远了的汽车。
于是,当奇奇再次向妈妈发出帮忙请求时,妈妈没有出来,但她及时回应了奇奇。奇奇见妈妈没出来,便一直喊。就在此时,妈妈因分心切到手指,好在只是一个小口。接着,妈妈听到客厅“哗啦”一声,奇奇的哭声也随之而来, 妈妈慌忙跑出厨房,她看到奇奇正站在一大堆中间,玩具整理箱倒在旁边。
如果是你,你现在会是什么感受?又会如何处理呢?
妈妈看到眼前的景象,很为奇奇担心。她蹲下身,双手握住奇奇的肩膀问:宝贝,发生了什么事?妈妈看到你哭的很伤心,妈妈抱抱你好吗?奇奇搂着妈妈的脖子,哭的更大声了,妈妈轻轻拍着他的后背没有说话。不一会儿,奇奇渐渐转成抽泣。这时,妈妈说:妈妈很愿意听你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在这之前妈妈需要取创可贴包扎一下我的手指,因为我刚刚把手划破了。奇奇停止了哭泣,他看着妈妈划破的手指,主动帮妈妈找到创可贴,并和妈妈一起包扎好。然后,他们坐在沙发上聊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奇奇说,他是因为没有看到妈妈出来感到很失望,当他想倒出玩具箱里的玩具时,一个玩具砸到了他的脚,他感到很委屈。,所以才哭的。
听完奇奇的讲述,妈妈点点头。妈妈也讲述了自己刚刚的情绪:由于分心刀划破手,看到奇奇大哭时很担心,害怕受伤。接着,妈妈:询问了奇奇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办?奇奇表示不知道,妈妈给出两个建议:一是,妈妈去做饭,奇奇自己收玩具。二是,他们一起收玩具,然后一起去做饭。最后,奇奇选择了后者,他和妈妈一起收完玩具,然后妈妈切菜,奇奇负责把菜放进盘子里。吃午饭时,妈妈对奇奇说:对于刚刚发生的事,妈妈很高兴你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也谢谢你为妈妈找了创可贴。妈妈还看到你在把蔬菜摆进盘子一个都没有掉,妈妈为你的认真感到高兴。
【育儿工具与技巧】
一、先连接再纠正
案例中,妈妈用询问和拥抱的方式,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里的“拉近”是指情感上的距离,而孩子从感觉不被关注到被妈妈看见。这意味着妈妈在纠正孩子“寻求过度关注”这一行为前,使用了连接。
“先连接再纠正”是击破育儿挑战的基础思想,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之前,先建立心灵的连接,这样纠正不良行为就成为连接的一个自然延伸。感觉好才能做的好。未联结的纠正通常会引起抗拒、反叛、逃避或冷战,只有建立了联结孩子才更容易接纳带有尊重的纠正。
1.连接是确保爱的信息得以传递。最重要的养育技巧就是有能力感觉到与孩子之间牢不可破的爱和温暖的亲情纽带,即便是在你的耐心达到极限的时候,也能倾听到爱和智慧的声音—— 这就是所谓的“不含敌意的温柔”。
当我们满怀关爱和期待急于纠正孩子行为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反而是压力和控制,如果此时进行纠正,则造成了疏离甚至是敌意。
只有当我们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与信任感,我们才能透过孩子的行为,寻找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信念,从而引导孩子运用积极的方式满足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渴望,这时纠正就会随着感情自由流动,就会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了。
那么,如何确保爱的信息得以传递呢?大家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蹲下来和孩子在身高上平等、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和孩子约定特殊时光、接纳和确认孩子的感受、当孩子体验他们选择的后果时,给予支持,不要看笑话、当父母做错时要及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有效地倾听以及拥抱。拥抱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或是一时找不到拉近彼此关系的语言时使用,非常有效。(但切记,如果孩子排斥,请不要强行拥抱,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
2.纠正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尊重地解决问题。最好的养育是将爱从语言转化为深思熟虑的有效行动。在传统育儿理念中, “纠正”通常会涉及惩罚,最常见的是带有惩罚性的命令、羞辱、面壁思过、剥夺权利,甚至是体罚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 “纠正”方式,是与父母一起尊重地解决问题。作为父母,我们要有“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的意识,并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当我们能够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尊重地寻求解决方案时,孩子才够通过有所贡献的方式来学习和运用他们的个人力量。
常用连先连接再纠正的句式:我爱你,但答案是不、对于我来说,你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需要对今天的事情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我爱你,相信我们可以找到相互尊重的解决办法等。
二、倾听
回到案例中,妈妈用倾听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寻求过渡关注,并及时采取了合理方法,帮助孩子从不良行为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案例中妈妈分配家务来让孩子感受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则从孤独绝望到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引出破解育儿挑战的另一个关键词:倾听。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行为经常会让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倾听,就成为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只有孩子得到有效倾听,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建立和睦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行为背后隐含的那些行为目的呢?一般有情况: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以及自暴自弃。
倾听的正确方式:
首先,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必须专心地面对孩子,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不能有其他的工作来分散注意力,这是因为家长需要时间仔细琢磨孩子的话,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延续,帮助孩子表达真实情感。正确的倾听需要你实实在在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信息给出简单的建议、批评或指导。
其次,要学会感同身受,它能够帮助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正确地感受孩子的情感。有的父母可能不理解什么是感同身受,其实就是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想当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强加给孩子一些自己的观点,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不要去思考你应该说什么,而要尽可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的谈话内容以及感受上,尽可能地设身处地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的感受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最后,正确的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接受孩子的意见,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注意,我们拒绝的是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我们可以在拒绝孩子时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立规矩,讲原则;第二是拒绝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定;第三是不伤人,不伤己,不伤害环境。我们在拒绝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对他有意见,而是对事情本身有意见,对事不对人,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到亲子关系。
三、坚定而和善
在案例中妈妈用愿意听奇奇的感受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用包扎伤口表达了对自己的尊重,同时妈妈又用坚定态度和有限的选择告诉奇奇,他需要为他的行为负责人,把玩具收起来,并参与到家务中。
在我的育儿过程中,坚定而和善的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和善”代表我们尊重孩子,“坚定”则代表尊重我们自己。而这就需要我们拿捏好分寸。我们常常因为把握不好尺度而导致过于和善或过于坚定,过于和善就是骄纵,而过于坚定又可能变成惩罚。有时,我们又会在和善与坚定之间摇摆不定,这我们自己的不良行为,都会让孩子感到不安且迷惑,因为他无法判断你对他的真正态度。
我们需要从认同孩子的感受开始,在可能情况下提供选择。比如“我知道你不想刷牙,来我们一去”、“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
四、鼓励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在案例中,我们同样看到奇奇妈妈在最后时的鼓励性语言,妈妈描述式鼓励,让孩子获得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
我们从婴儿时期就需要通过成就来找到自己定位,所以从婴儿开始,我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和探索,并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可以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确保他们的安全,但切忌过多的干扰与呵护。随着孩子的成长,鼓励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它能给孩子搬开绊脚石的勇气,也能帮助我们有效击破育儿挑战。但在我们表达鼓励句式时,有时会把鼓励和赞扬混淆?
如何判断你使用的是赞扬还是鼓励呢?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1.我是由衷发至内心的肯定还是流于形式的渲染?2.我是针对事情本身及过程的事实还是只关注于结果的好坏?3.我是在激励孩子的自我评价,还是让他们依靠别人的评价?4.我是在平等的尊重孩子还是居高临下?5.我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自己的角度出发呢?6.我是在和自己的朋友、同事、领导说话还是站在大人角度和孩子说话?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领悟到鼓励的真谛。
接下来,我们看看鼓励的句式有哪些特点,它可能有助于你在今后实践中使用:
描述式鼓励:只描述事实,不做主观评判。
启发式鼓励:在双方情绪安全使用,不预设答案,问题发至你内容。
感谢式鼓励:避免笼统、含糊不清的词,感谢具体的事。
信任式鼓励:发自内心的信任,针对具体事件。
生活负责打击,我们负责鼓励。你不妨试着运用一下鼓励句式,对身边人说一句鼓励的话,可以孩子、朋友、爱人、父,也许你会发现鼓励的特别之处。
育儿是一项伟大、艰巨且快乐的任务,身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镜子,只有我以身作则,真正理解“行胜于言”的含义才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投入育儿当中;只有我们在成为父母这条路上不断精进,才能有机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化解育儿挑战的速效神药,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亲子关系,我们和孩子都会犯错,我们需要做的是,从错误中学习,从鼓励中成长。在育儿这条路上愿我们因为知道,所以自信。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