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西线无战事》,每次看战争题材的作品都很难释怀,战场上战场下,最美丽和最丑恶的东西总是同时绽放着,但一切终会消逝。
战争的历史,可能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君不见《2001太空漫游》里的远古猩猩,刚学会拿骨头当工具使,就开始用来互相厮杀了。毕竟工具,若非用于创造什么,则必然用于破坏。“高情商”的人会说破坏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创造,这句话百分之百是对的。因为事物的创造不是凭空的,能量物质守恒,要建立什么必须打破什么,这两件事根本就是硬币的两面,只是事物由一个模式(pattern)转换至另一个模式罢了,是正常不过的万物流转,大可不必惊奇。
只是这显然是一个不以人为本的、不带感情的旁观者思路。万物只要入人心,没有一件不经过价值判断。常说的人之三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为如何理解世界,二为如何理解自我,前两者都像是退后了一步来看待外物自身,而第三者才赋予人性及动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某一种情况(宇宙)下,我作为我(人生)如何做抉择(价值)?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今天午饭吃什么,这个方案好还是那个方案好,等疫情结束后想要去哪里旅行,想要跟谁一起生猴子。选择即价值判断,价值是人评估出来的抽象概念,没有人这个视角,价值其实不存在,世界不会因此毁灭(世界观可能会)。问题是,既然价值不必要是天然存在的,我们为什么要进化成天天考虑这个呢?学过高中生物的都觉得这是个蠢问题,自然选择嘛,生命以物种的延续为第一优先,环境的压力要求生物趋利避害,以获取延续的最大可能性。所以这原来是个生物性的原因啊,人有、动物有、连covid-19都有。人类其实真的没那么特殊,跟咸鱼没什么区别,生存(恰饭)而已。
这时可能有人跳出来说了,你这睁眼说瞎话的人奸,你忘记了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了?恰饭、生存,这些只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我们还有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呢,这可是高于生物性的人性呢。
是的,暂时不愿意当人奸的我也希望人性之中有些更高的价值闪闪发光,让人类之所以被划分为高等动物。那这样问题就来了,在一个众生平等、只论生存的世界,我们可以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归因于我们要生存。为了生存,人可以拿起碗恰饭,扔出碗砸人;为了生存,人可以造宇宙飞船,也可以造棍棒;为了生存,人可以种植、畜牧,也可以杀想要杀死的任何植物动物非生物,包括人,当然。如果有些东西是我们没杀死的,只可能因为我们暂时杀不死,或者它根本无关生存。若生存是唯一价值,那么为了自己的生存,剥夺它者的生存,只能算是一个虽残酷却又公平的世界,在其中生存下去即是正义。
现在我们说,其实我们还有生存以外的价值,这种正义性的根基就受到了动摇。因为现在有了另一种可能: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以外的价值,剥夺它者的生存。要知道,马斯洛的金字塔层级是有意义的:需求层级越低,代表需求越基础、越需要优先得到满足,如生存的需求就比自我实现的优先级高。如果一个人A为了自己的自我实现,剥夺B的生存,你猜B会否觉得公平?很多宗教会严格区分为生存杀生和为取乐杀生(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的行为,也许也是为了维持一种对人或其他生物一视同仁的公平。
公平来源于同一标准。对A自己而言,除非他修改金字塔的层级,将其他需求置于生存之上,也就是可舍生取义,否则他无法合理化将其他需求置于它者的生存需求之上的情况,因为那会造成双重标准。
舍生取义,用低情商的说法,即自杀性行为(又突然想起很多宗教也会禁止自杀)。这里的“义”所指的需求,往往对应超越个人层面的价值,即群体、社会层面的价值。
“舍生取义”里的“义”字本身已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正面态度,原因有:
- 这些“人们”属于群体内部,是这种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所以他们最能体会到其价值。同时应该很容易找到一种衡量说明这是有益的:例如牺牲一个人扣5分,救一千个人得1000分。
- 打破需求金字塔的天然优先级,本身是一件极难的事情,这种事情定义着人性的边界,有其美学价值,并且这种价值对于群体内外是普适的,两军对战、英雄相惜的事情真不算少。
啊写累了,暂时先到这里。一些觉得可以继续思考的东西:
- 个体到群体,在群体内部合理,但在对于多个群体,讨论又回到原点。而且因为涉及到群体,就会有仇恨连锁,因此战争变成一个无休无止的事情
- 自己的标准(需求优先级)是否可以施加给别人,这应该会涉及到自由的定义
- 战争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 战争的正义与不正义,到底是如何衡量的?
- 战争中的人:渺小、异化和不被理解、美好的一部分如战友之情 --> 其实这部分,包括对这个不完美世界的不满才是一开始读完书后最想要抒发的部分
- 如何避免战争?
P.S. 我真是从一开始读完一本书后的郁结感里面挖出了好大的坑啊,作为理科生觉得在这些方面显得不学无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