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的智慧

陈平是秦汉时期,刘邦手下的第二谋士,第一谋士是张良。陈平是阴谋家,那时的阴谋家和现在不同,没有贬意,大概是计谋实施前不能曝光的意思。他说阴谋不能多用,否则会折寿。他留下的计谋只有六个左右,但不是挽狂澜于即倒,就是致敌于绝境。

根据我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感觉陈平是中国历史上智慧最高的人。智慧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符合三个条件:

1  改变历史的方向或推动历史的前进,或两者兼及。

2  化解人生经历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灾祸。

3  没有被任何人任何事难倒过。


一  陈平青少年时期的四件事


1  读书


陈平的父母死得早,只好生活在哥哥身边。年幼的他喜欢读书,哥哥想方设法帮他买。嫂子很生气,家里本来穷,增加一个人,已经不堪重负,还得花钱买书。趁丈夫外出做事,把陈平的书(那时的书是竹简),扔进火炉烧掉。陈平很伤心,躲在门外哭。

哥哥回来,看到陈平满脸悲伤,问怎么回事。陈平什么也不说。哥哥走进屋,看到陈平的书没了,得知老婆烧掉之后,破口大骂,打算休掉她(古时候,男子休掉妻子,是对女人最重的惩罚)。陈平的嫂子哭着求他哥哥不要休掉自己,保证以后不犯同样的错。陈平也哭着求哥哥不要休掉嫂子。哥哥才原谅嫂子。

陈平小时候非常懂事,善于体谅和包容别人。

读书是发展智慧的重要途径。陈平的智慧源于天赋与阅读。


2  分祭祀肉


陈平长到十六七岁,村里人推举他分祭祀肉。那时科学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凡天灾人祸,都以为是人作恶,受鬼神惩罚的结果。所以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要杀牲口祭祀鬼神。祭祀后剩余的肉,分给各家各户。陈平非常公道,不因为和自己关系好,就多分,关系不好就少分。老百姓很信服他。陈平说:如果我主宰天下,也会把所有的财富平分给百姓。

陈平年轻时,志向远大。


3  结婚


陈平成年后,不愿从事农活,喜欢外出游玩,拜访有知识有智慧有名望的人物。虽然长得一表人材,但家境贫寒,没有女孩愿嫁给他,也没有家长敢把女儿往“火坑”里送。

邻村一个地主的孙女,聪明漂亮,知书达礼。但命途多舛,嫁了五个男人,都死了。附近的人说她克夫,没人敢再娶她。陈平见过这个女人后(古时候结婚早,该女子可能只有二十多岁),想娶她,托人做媒。地主偷偷观察陈平,发现他虽然住茅草房,但门前都是富贵人的车马留下的痕迹。觉得陈平不是久困笼中之物,定有发达腾飞之时,就同意把孙女嫁给她。在其后的人生路上,他们恩爱有加,幸福终老。

陈平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众不同。


4  渡河


陈平有一次过河,船行之后,一伙人看陈平穿得体面,估计身上有不少钱或值钱的东西,准备动手打劫。陈平看出他们的企图,脱掉身上的衣服,扔在一边,赤膊帮艄公摇撸。那些人看到陈平什么也没有,就放弃加害他的念头。

陈平机警过人。


二  荥阳之战  三条计策


1  离间项羽和钟离眜


项羽的大军把刘邦的队伍铁桶一般围困在荥阳城里。楚汉战争四年,刘邦这一次的遭遇最为险恶。围困时间太长,城里严重缺粮缺水,已经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韩信在齐国,派人找到刘邦,要求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气得破口大骂:畜牲,不但不来救援,还趁火打劫。张良、陈平在桌子底下踢他。刘邦醒悟过来:韩信一旦倒向项羽,自己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转口“骂”:韩信这厮太没出息,封什么假齐王,就封齐王吧。写好晋封文书,交给来人,让他带给韩信。

刘邦的父亲、妻子、儿女都落入项羽手中。一天,项羽站上高台,向城里的刘邦喊话:刘邦,投降吧,不然把你父亲烹熟吃掉。旁边是一锅烧开的水。刘邦也站到高处,说:我们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煮熟了,留一盘给我吃。项羽气得咬牙切齿。身边的人劝他,暂且不要伤害刘邦的家人,留下活口有用处。这才没把刘邦的父亲投进锅中。他取出箭,对准刘邦射去,正中前胸。不是距太远,肯定穿胸而过,刘邦必死无疑。大家手忙脚乱,把受伤的刘邦扶下去。

情况万分危急。张良、潇何一筹莫展。陈平找到刘邦,告诉他,必须除去项羽的“左膀右臂”——大将钟离眜和谋士范增。刘邦说:该怎么做,你放手去做。

刘邦无勇无谋,无情无义,但胸怀四海,能容纳并信任各种性情的人物。陈平问他仓库里有多少黄金。刘邦说:四万两。陈平说:全部给我。刘邦叫人把所有黄金交给陈平。

陈平每天晚上,派人带上黄金,爬过城墙,摸进项羽的军营,把黄金送给士兵和下级军官,让他们去项羽面前说:钟离眜表面与刘邦为敌,其实暗中有往来,关系一直不错。开始项羽不信。但说的人多了,项羽的心动摇起来,担心钟离眜突然阵前倒戈,自己就完蛋。于是摘了他的将印,解除他的兵权,让其卸甲归田。

陈平的第一个离间计大获成功。


2  离间项羽和范增


陈平告诉刘邦,项羽可能派使者来劝降,到时我来接待。

没过几天,项羽的使者果然进入荥阳城,找到刘邦,陈说利害,劝其投降。刘邦假装喝醉酒,要他找陈平,说这些事全委托给了陈平。

陈平在一个豪华的房间,摆一桌丰盛的宴席,招待使者。酒过数巡,陈平假意醉眼朦胧,说:范大人足智多谋,汉王一向常识。汉王胸怀四海,吞吐天地,礼贤下士,广纳英才,范大人钦敬有加。汉王说范大人派使者来,让我好好款待。使者心头纳闷,问:我怎么是范增派来?我是西楚霸王项羽派来的使者。陈平一听,故作惊讶,说:原来你不是范大人派来,是项羽匹夫派来的呀!走,走,走,我们到另一间房吃喝去。

陈平把他领到一处极其简陋的房间,桌上全是粗劣的酒菜。使者坐下,气愤不已。陈平根本不听他劝说投降之事,只是劝酒,使者一口也吃不下,起身告辞。回到项羽身边,报告整个过程。项羽听完,嫉恨交加,怒气填胸。心想:自己对范增事之如父,他却暗通刘邦。此前,对他言听计从。其后,开始冷落,他的话,一句也不听。

范增知道项羽中了刘邦的计谋,对他说:我年事已高,不堪任用,请允许告老还乡。项羽立马同意。范增临行前,用手杖杵击地面,悲愤地说:天下大势已定,竖子不足与谋。还没回到老家,范增背上毒疮发作,死了。

陈平第二个离间计,无比精彩,再获成功。刘邦集团非常振奋,对陈平无不刮目相看。


3  诈降


陈平把第三条计策告诉刘邦。刘邦全力支持。他找一个长得像刘邦,而又愿意赴死的人——纪信,假装汉王,带领人马,向项羽投降。然后,派一个能言之士,进入项羽营中,告诉项羽:荥阳城里,早已断粮断水,饿死之人,不计其数,人吃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汉王无法抗衡您,为了保全士兵和城中百姓的性命,决定向您投降。项羽大喜,终于彻底“降服”刘邦。于是,约定投降事宜(全是陈平精心设计)。

到了投降之日,凌晨,天刚朦朦亮,纪信穿上汉王服,坐上汉王车,身后跟随二千多穿士兵服的百姓(妇女居多),缓缓而行。打开城东门,走向项羽的军营。围城士兵知道刘邦集团在东门外投降,纷纷离开自己的岗位,前来观看这一空前的盛举。

刘邦带领自己的人马,打开无人防守的西门,悄悄逃出死亡之城——荥阳。

纪信来到项羽的身边,项羽看清不是刘邦,怒火中烧,咆哮着把纪信投入沸水翻腾的锅中。

至此,陈平的三条精妙计策,全部实施成功,把刘邦集团从死亡的境地,拯救出来。

三个计谋,现在看起来,不那么惊险。但设身处地想一想:二千多年前,那场险恶的战争,一招不成,满盘皆输,刘邦集团将死无葬身之地,能不惊叹陈平超人的智慧么。


三  智捉韩信


刘邦困守荥阳城,险遭天顶之灾。韩信不但不出兵相助,还要挟刘邦封他为王。刘邦无奈,只得满足他的心愿。

刘邦灭掉项羽,称帝之后,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最多十万。

刘邦又问:你呢?

韩信说:多多益善。

刘邦再问:哪为什么你没做皇帝,我做了皇帝?

韩信说:我善于统兵,你善于统将。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非常缺乏政治头脑。两件事都表明他对刘邦傲慢无礼。在刘邦的心底埋下不满和怨恨的种子,也是日后惨遭灭族之祸的根源之一。

一些将领嫉妒韩信的将才和封王,知道刘邦讨厌他,就诬告他谋反。刘邦顺水推舟,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如何处置。武将们说:坑竖子耳(活埋的意思)。于是刘邦准备出兵,攻打韩信。

陈平找到刘邦,问:韩信知道有人告他谋反吗?

刘邦说:不知道。

陈平又问:我们的将领,指挥才能,有没有超过韩信的?

刘邦说:没有。

陈平再问: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比韩信的强吗?

刘邦说:没有。

陈平说:哪我们一定能赢吗?

刘邦说:哪怎么办呢?

陈平说:我设一计,不动干戈不流血,把韩信抓起来就行。

刘邦很高兴,问陈平什么计谋。

陈平告诉他:齐国边界旁,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云梦泽,你到那游玩,韩信必来拜访。埋伏好刀斧手,韩信一到,拿下便可。

刘邦带着随从,来到云梦泽。韩信觉得不去拜访,有失君臣之礼。若去,内心又忐忑不安。刘邦无情无义,自己功高震主。有遭暗算的可能。但还是硬着头皮,带一份重礼,去见刘邦。

刘邦灭掉项羽后,通缉钟离眜。他是韩信的好朋友,一直躲在韩信的身边。

韩信对钟离眜说:我要去拜见皇帝,想借你一样东西作礼物。

钟离眜知道韩信的意思,说:我今天的下场,就是你明天的结局。

韩信割下钟离眜的头,装进一个匣子,来到云梦泽,觐见刘邦。刚一进屋,刀斧手齐出,把韩信捆个严严实实,押往京城。


四  智解白登山之围


刘邦夺取天下后,想一举剿灭凶奴,领三十万大军前去讨伐。他带领先头部队快速前进,大队人马缓缓跟随。结果在白登山遭遇凶奴军的埋伏,被困七天七夜,断粮断水,危在旦夕。这时,陈平出来献计,派人带上珠宝和几张绝色美女图,悄悄找到单于宠妃——阏氏。阏氏是中原人,见了珠宝,自然高兴。但美女图却不知何意。来人告诉她:大汉皇帝刘邦马上要被单于军灭掉,单于灭了刘邦,必然剩胜攻打中国。中国如画中美女比比皆是,单于一旦有了更年轻漂亮的女人,肯定把你打入冷宫。

阏氏明白这话有道理,问来者怎么办。来者告诉她:让单于退军。刘邦的三十万大军,正日夜兼程,马上就到,将对单于军实施反包围,届时单于将全军覆灭。阏氏听了,点头称善。于是,不断给单于吹枕头风。结果单于听从爱妃的话,撤军而去。

陈平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救回刘邦。


五  不杀樊哙之智


樊哙是刘邦老婆吕雉的妹夫。一员猛将,开国功臣。刘邦病重时,有人状告樊哙谋反。这时的刘邦神智不是很清醒,未作调查,就命陈平、周勃前去杀掉樊哙。

两人带着随从,上路后,陈平问:我们能不能杀樊哙?

周勃说:当然要杀,不然违背圣意。

陈平说:不能杀。

周勃问:为什么?

陈平说:刘邦这回如果病死,吕雉将执掌朝政大权。杀了她妹夫,我们有好果子吃吗?丧身灭族,皆有可能。刘邦如果好起来,调查樊哙没有谋反,樊哙既是他外戚,又救过他的性命,能不怨恨我们吗?加上吕雉吕媭姐妹俩的窜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收拾我们,岂不易如反掌。

周勃听完,觉得很有道理。问:哪怎么办?

陈平说:我们把樊哙抓起来,押进京城,要杀要剐,由皇帝或吕雉亲自处置。

周勃高兴异常,乐意照此办理。

临近樊哙大军的驻地,陈平让周勃去通知樊哙过来听旨。然后,安排手下做好捉拿准备。樊哙刚到,便一举拿下,锁进囚笼。周勃接管樊哙军权。陈平带樊哙进京。离京城不远,得知刘邦病死。他让手下继续押樊哙进京,自己快马加鞭,先赴京城。进到皇宫,跪在刘邦尸体前,放声痛哭。吕雉上前安抚,稍后问:樊哙怎样?陈平告诉他,正押解进京,马上就到。吕雉听了,对陈平顿生好感。为感谢陈平,吕雉提拔他外出统领一支大军。陈平摇头说:我要在京守灵,不想外出带兵。吕雉满口答应。

刘邦死了,太子刘盈初登皇位。这个时候,国家处于最微妙最凶险的时期,陈平深知刘盈懦弱,国家政权将握于吕雉之手,为保障国家平安平稳过渡,他留在京城,实际上为了监国,谨防吕雉专权后,国家出现大动乱。


六  陈平在吕雉手下做的三件事


1  赞成吕氏封王


刘帮晚年,非常宠爱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和他们的儿子——刘如意。还差点废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吕雉怀恨在心。刘邦一死,就对母子俩痛下杀手。毒死刘如意。把戚夫人手脚跺掉,眼睛挖掉,舌头割掉,然后把称为“人彘”的戚夫人扔进厕所,并叫刘盈过来观看。刘盈浑身发抖,责备母亲不该如此狠毒。吕雉怒斥刘盈:懦弱至此,如何掌管泱泱大国。此后,刘盈躲进后宫,沉迷酒色,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吕雉完全接管军政大权。她打算封吕禄吕产等吕氏后人为王。朝中大臣强烈反对,告诫她,刘邦在世,曾立誓言: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有违,天下共戮之。吕雉不依不饶,我行我素。只有陈平全力支持。朝中开国功臣,无不痛恨陈平。他去看望王陵。王陵骂他:背先王之志,助肘为虐。陈平说:要保大汉江山,不能都去送死。

这件事,陈平的想法是:不该死守刘邦的誓言,封王不过是个名号,时机成熟,可以削夺。国家掌握在吕雉手中,触怒吕雉,徒招杀身之祸。老臣都死,刘氏江山将变为吕氏江山。不如顺其意,观其变,待事机成熟,一举剿灭吕氏家族。

所有大臣中,陈平又一次博得吕雉好感。


2  暗中保护刘邦的子女


吕雉掌权后,唯恐刘邦的元老重臣不听使唤,想一个个收拾。又恐刘邦的其他子女起来造反,除自己的儿子刘盈外,也想杀个一干二净。

由于郦商、陈平等人的努力,很多老臣被保护下来。

吕雉杀刘邦的儿女时,陈平告诉她:这样杀,太便宜了他们。吕雉问:哪怎么办?陈平说:把他(她)们流放到边远的深山马岭,让毒蛇猛兽与他(她)们为伍,慢慢折磨死他(她)们。吕雉听了,觉得很好,果真这样做(也许一些重大事情上,陈平支持吕雉,所以为了回报陈平,才答应按他的意思办)。陈平暗中派人照顾他(她)们的生活,保护他(她)们的人身安全。这样刘邦的儿女才没被斩尽杀绝。

如果陈平也像王陵他们一样,对吕雉的行为,采取强硬的抵制态度,那么,救护刘邦子女这类重大事情,根本做不到,吕雉不可能对他言听计从。


3  为相


由于对吕雉的“顺从”与“维护”,陈平获得吕雉的好感和信任。在剥夺王陵相权之后,吕雉提拔陈平为宰相。他很少过问国家大事,任由吕雉处置,只在府中吃喝玩乐。吕雉派人暗中察访陈平,被派去的人回来报告:陈平身居相位,不理朝政,每天沉湎酒色,浑浑噩噩,应削职为民。吕雉听了,不仅不撤陈平的相职,反而更信赖他。她正希望陈平不插手国家大事,任由自己专权独断,为所欲为。陈平对她的内心世界,有极深的洞察和准确的把握,才会以如此方式,作吕雉的宰相。这样不仅避祸,还保住自己的相权。关键时刻,才能掌握国家的命运,矫正历史前进的方向。


七  政变及在刘恒手下为相

1    政变

陈平一生,最惊心动魄的作为,应该是荥阳之战所献的三条计策和铲除吕氏家族的政变——把皇权从吕氏家族手中,返还刘氏家族。

老臣死的死,退的退。陈平职务最高,掌握相权。警卫皇宫和守卫京诚的军队以及国家政权(除陈平外)都掌握在吕氏家族(或吕雉的亲信)手中。刘邦的儿子流放在外(或在外地称王)。整个政变过程,陈平一手策划,他极端秘密地联络一些老臣,派非常信赖的人,做吕禄吕产的工作,劝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力。又非常隐秘地派人送很多黄金给在外统兵的周勃,约定他某个深夜,领兵进京。陈平安排人打开城门和皇宫大门。周勃军队迅速占领皇宫并取代京诚的守卫。一夜之间,将吕氏家族的人抓起来,杀的杀,关进大牢的关进大牢。

有资料说,这次政变,灭掉吕氏家族及其党羽一千多人。陈平亲手导演的这场政变,相当成功。政变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史记》的叙述也非常简略。这反映陈平为人处世,一向低调,言语不多,不事张扬的个性特征。不然,他会把一生重大作为抒写下来,传诸后世。


2  为相


陈平和周勃武装夺取政权后,由于刘盈和吕雉都已经死去,就得选一个新皇帝,最终选定刘邦第四个儿子——刘恒。于是,把刘恒迎进皇宫,登基称帝。

刘恒做了皇帝(史称汉文帝),要任命宰相。开始让陈平做正宰相,周勃做副宰相。陈平推辞说:我不能做正宰相。你父亲平定天下时,我的功劳比周勃大。这次政变,周勃的功劳比我大。汉文帝遂任命周勃为正宰相,陈平为副宰相。

陈平这样做,表面上很谦虚,很吃亏。其实有着深刻的思虑。用《史记》的话说:智者避祸于未形。正宰相位高权重,但风险很大。为了躲避不测之祸,陈平才做这样智慧的选择。

时隔不久,麻烦果然来了。一天,文帝将两位宰相召至身边,问周勃,国家一年有多少犯人关在狱中。周勃无言以对。文帝再问:国家一年产多少粮食。周勃又茫然不知。文帝很生气,叫陈平回答。陈平说:国家一年关了多少犯人,要问公安部部长(这是现在的说法。)国家一年打多少粮食,要问粮食部部长(也是现在的说法)。

刘恒接着问:这些大事,宰相不闻不问,哪宰相干什么?

陈平说:宰相调理阴阳,协调皇上与百官的关系,让百姓顺应农时,适时耕种,增产增收。

陈平这样答问,既不卑不亢,又合情合理,而且无懈可击。皇帝想找麻烦,甚至加罪降祸,都无从下手。周勃身为正宰相,一问三不知。两相对照,不仅显示陈平的智慧高,而且让他做了陈平的挡剑牌。这里就看出陈平当初让宰相之位于周勃的深谋远虚。

回去的路上,周勃责怪陈平:这样答复皇上,怎么不早告诉我。

陈平说:我哪里知道皇上会这样发问。

周勃无话可说。回去之后,就向皇帝打辞职报告,说自己胜任不了宰相之职。并称病,不再上朝。文帝只好任命陈平为正宰相。这次,陈平没有推辞。因为相处一段时间,陈平对文帝有了更深的了解,心里明镜一样知道自己该有的作为和与文帝的相处之道。同时也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排除可能遭遇的风险,化解可能降临的灾祸。

俗话讲,伴君如伴虎。陈平伴了三任君王(吕雉虽然没有当皇帝,但国家政权完全操纵在她手中),两任宰相,都风平浪静,没有受到任何冲击,完全是其智慧无人可及之故。


八  盗嫂受金 奉迎主上


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刘邦。两人长谈之后,刘邦觉得陈平是了不得的人才,便将他留在身边,做了贴身参谋。周勃、灌婴两位出生入死的将领,心中不服,到刘邦面前告状,说陈平“盗嫂受金”。

刘邦心下纳闷,找来陈平询问。在“受金”问题上,陈平直言:您每月给我多少钱?一些重要事情,没钱办不了。等于默认受金之事。刘邦听了,觉得有理,便不再过问。

“盗嫂”问题,历史资料里,既没有刘邦的问话,也没有陈平的任何解释。我个人认为:陈平盗嫂,纯属诬蔑。第一,陈平深得刘邦信赖,军中地位高。他不但才高,而且貌美。古时候,允许一夫多妻,陈平找什么样的女人为妾,都不难。第二,陈平与妻子,与哥哥感情都好,怎么可能盗嫂呢?周勃,灌婴嫉妒陈平升迁太快,心理不平衡,才恶意中伤。陈平认为无稽之谈,所以不置一辞。

陈平对刘邦和吕雉确有“奉迎”之处。刘邦处置韩信,陈平不论韩信是否谋反,完全迎合刘邦,替他出主意,抓起韩信来。这件事,陈平没有坚持正义,主持公道。在公理与忠君的问题上,陈平选择后者。这是他的政治思想和原则。

陈平对吕雉篡汉的野心,残忍的手段,复杂的内心,了解掌握得极为透彻。他不杀樊哙,支持吕雉封王,为相不理事,任吕雉专权等等,表面上都是奉迎吕雉之举,实质上是隐忍在心,伺机发难。这不能算奉迎,而是极深沉极高明的政治手腕。只有陈平这样的智慧超人,才能扭转乾坤,颠覆历史。


九  陈平与张良、潇何、韩信智慧之比较


1  与张良之比


刘邦把当时四大智慧高人——张良、陈平、潇何、韩信,揽于自己门下,仰赖他们消灭强大的项羽军团。从一介草民,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坐,成为汉朝的开国之君。

我们拿张良、潇何、韩信的一些重要作为和人生结局与陈平对比,可以发现,陈平的智慧高于他们三人。

先看张良,四年楚汉战争,为刘邦献计最多,并随时矫正刘邦的错误言行。但重大和怪异的计谋基本没有,不然史料一定会有记载。他是个阳谋家。他的计谋有:

火烧栈道: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带着自己的人马,开赴汉中。一路上,张良让人火烧经过的道路。一方面取信于项羽——我们将安心汉中,不再回来。另一方面也是刁难和防患项羽,让他找不到攻打刘邦的路。

论功行赏:刘邦看到很多将领叽叽喳喳,问张良,他们议论什么。张良告诉他,这些开国功臣在谈论受赏之事。这么久,不封赏,一旦哗变,非常麻烦。刘邦也觉得这事要抓紧办,但不知从何着手。张良问:你最讨厌谁?刘邦说:雍齿。张良说:那就先赏他。其他将领觉得雍齿都受赏了,肯定不会漏掉自己。一场潜在的危机,被张良悄悄化解。

商山四皓:刘邦晚年想撤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他宠幸的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吕雉和刘盈即紧张害怕,又手足无措。悄悄问询张良。张良告诉吕雉,请商山四皓,在皇帝面前夸奖刘盈。吕雉按计行事,找到四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在一些重要场合,美言刘盈。刘邦见此,感觉太子刘盈在百姓心目中有了很深的根基,变更太子,将动摇国本,于是打消更立太子的念头。

张良所献三个计谋,都不复杂艰深。与陈平的计谋相比,难易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荥阳战争,张良也在城中,没献一策。这些都表明张良的智谋与陈平相比,明显不如。

刘邦夺取天下后,张良告诉刘邦,自己身体不好,要居家静养,不能做官。刘邦答应了。其实张良不做官的真正目的是:远离险恶的政治漩涡,避免灾祸降临自己和家人头上。他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由于急流勇退,他和家人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没受到任何损害。他的选择也体现了很高的智慧。

陈平不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但不隐退避祸,还侍侯三任君王,直至七十三岁病死于宰相任上。他相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化解可能遭遇的种种灾祸。而且做到了。这也表明陈平的智慧高于张良。


2  与潇何之比


刘邦领着张良、陈平、韩信在前方打仗。潇何在后方输送粮草和兵员,并治理所占领的地区。潇何没有军事才能,却是顶级管理型人才。

有一段时间。刘邦经常派人慰问潇何。潇何不明其意。有人告诉他,刘邦不放心你,你将儿子侄子送往前线,刘邦就不会疑心了。潇何果真这样做,刘邦再没派人来。

刘邦夺取天下后,潇何成为第一宰相,他极善理财,家里富可敌国。有人对他说:潇何,你死到临头了!潇何惊问:这是为何?那人告诉他:你的财富快超过刘邦了,他不杀你杀谁?潇何说:哪怎么办?那人说:你把钱财散给穷苦百姓。潇何觉得有理,果真这样做。

没过多久,又有人对潇何说:潇何,你死到临头了!潇何又是大惊,问:为什么?对方说:你花钱收买人心,现在老百姓只知有潇何,不知有刘邦。刘邦容得了你吗?潇何问:哪怎么办?对方说:把你散出去的钱财收回来,并搜刮老百姓,让老百姓把你的名声搞臭。潇何又这样去做。

刘邦出去打仗,潇何镇守京城。他趁刘邦不在,建造极为豪华的宫殿——未央宫,送给刘邦,以为刘邦会很高兴。没想到马屁拍到蹄子上,刘邦狠狠训斥他一顿——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老百姓处身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你还搜刮民脂民膏,不惜人力物力,建造豪华宫殿。于是将潇何手镣脚铐,打入牢狱。后来有人出面相救,刘邦才释放他。

三件事可以看出潇何政治见识不深,洞悉不了刘邦的内心世界,掌控不了刘邦对自己的作为。虽然对刘邦一生忠心耿耿,竭心尽力辅佐,还是遭一回牢狱之灾。所以在政治见识,洞察人性,化解灾祸这些方面的智慧,与陈平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3  与韩信之比


韩信是军事天才,发明了不少极有效极高明的战法。他不囿于古人的兵书,战略战术有许多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战争中,功无必克,战无不胜。但在政治方面,非常弱智。他要挟刘邦封王;说刘邦只能统兵十万,自己却多多益善;刘邦派郦食其前往齐国劝降,齐王答应归顺刘邦。可是韩信听信蒯通之言,嫉妒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拿下齐国。就不顾郦食其的死活,出兵攻打齐国。结果齐王把郦食其烹死在鼎沸的油锅中。有资料说郦食其是吕雉的情人。韩信做的这几件事,让刘邦和吕雉切齿痛恨。造成这样严重的被动局面,又没有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结果刘邦用陈平之计,把他软禁起来。吕雉用潇何之计——假称刘邦在外打仗获胜,宫中举行庆祝宴会,邀请韩信出席。韩信一到,便刀斧加身,并灭其九族。韩信避祸意识非常糟,综合智慧,与陈平相比,差距巨大。

以上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陈平的智慧远远高出张良、潇何、韩信。


十  陈平与历史上两位智慧高人之比


1  与诸葛亮之比


诸葛亮高卧隆中,为刘备指画三分天下居其一;借荆州;赤壁之战前,舌战群儒;以及一系列用兵的奇谋妙策,无不表明诸葛亮大智大勇。

但六出祈山,都被司马懿粉碎灭魏和称霸中原的野心。他既不采纳魏延的奇计,又战胜不了司马懿。明知不可为,反复为之。结果劳民伤财,损兵折将,自己也被司马懿气恨而死。这是诸葛亮的不智之一。

刘禅治国,常被宦官和小人利用,紊乱朝纲。诸葛亮身为宰相,不能铲除小人之祸。如果不六出祈山,精心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蜀国肯定更富更强。完全可能延缓被魏国灭亡的进程。这是诸葛亮的不智之二。

诸葛亮二写出师表,明示他为国为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情怀。但也表明他留名青史的强烈愿望。

诸葛亮智慧和人格方面的欠缺,综观陈平的一生,完全没有。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倒是陈平。


2  与刘伯温之比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他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后,未能躲过朱元璋的毒手,功成身死,其保身的智慧显然不足。在一系列战争中,不断指导或调整朱元璋的战略战术。但真正重大的类似陈平的奇诡计谋,几乎没有。所以他的智慧也远未达到陈平的高度。

综观中国历史,我觉得唯有陈平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他两次改变历史行进的方向,并推动历史的前进。他不是被动躲避灾祸,而是提前化解可能遭遇的种种灾祸。他活到七十三岁的高龄,没被任何人任何事难倒过。一生身处惊涛骇浪,但永远从容不迫,沉着镇静,这样的智慧与气度,有史以来,无人可及。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陈平的智慧如日月之光,恒照寰宇。


2018年3—5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9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46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86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9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7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8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10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0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7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55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93评论 3 3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7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3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