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这是苏东坡《豆粥》里的两句诗,这里面的豆粥就是今天咱们要聊的一道菜。显然,豆粥这个听上去很朴实无华的食物背后也有一段历史,和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据《后汉书》记载,刘秀在最初起兵造反的时候,被赵汉朝廷追杀通缉,为了躲避悬赏捉拿,平日里不敢走大路,只能选偏僻、崎岖的小路四处逃窜。而且,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不敢进城,只能风餐露宿,就算如此,吃饭只敢在马背上吃,实在是狼狈之极。有一天逃到了滹沱河下游的芜萎亭(就在今天河北一带)时,正值天寒地冻,刘秀等人饥寒交迫,此时天色一万,人困马乏,大家急需找个地方稍作歇息,他的随从冯异、邓禹在路边不远处找到一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于是大家就急急忙忙进去休息。
休息的地方是有了,可是刘秀还饿着呢,心想着现在要能吃上一点热乎的东西就好了,迷迷糊糊中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睁眼一看,就见冯异手拿一个陶罐跪在面前,兴奋地说:“主公,您看这是什么?赶快吃吧”。揭盖一看,刘秀顿时大喜,是一罐热气腾腾的豆粥!原来是冯异去前面一户农家讨来的,第二天邓禹等人前来请安:“主公昨夜睡得可安稳?”刘秀一笑:“昨夜,吃了一罐冯公孙送来的豆粥,饥寒倶解”。所以无蒌亭的这罐豆粥,就成了令刘秀永生难忘的美食。
豆粥虽然是一道普普通通的饭食,在历史上名气确不小,可见名人效应的加持作用了。古代的豆粥,一般指的就是红豆和大米熬成的粥。豆粥虽然是一道简单的饭食,但是营养丰富,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促进消化的作用,既可暖胃又可饱腹,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所以几千年来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食用。
林洪在原文中就讲到,连皇帝对它都念念不忘,何况我们山居之人又怎么能少的了它呢?林洪推荐的制作方呢,是先用沙瓶把红豆煮的烂熟,然后把大米倒进去一起煮,熟了后就可以吃了。林先生提到的沙瓶,估计是一种古老的炊具,煨罐,一种陶制的圆形器皿,估计和江西流行的瓦罐汤的容器比较类似,表面粗糙,用来熬米煮豆子需要很长时间,不过滋味肯定和咱们现在的电饭煲高压锅等现代炊具出来的不同,更能体现食物的自然之美。想保住食物的原汁原味,有时,太过高科技的先进手段,不见得就能做到。
大宋美食家苏东坡对豆粥也是情有独钟,专门写了首诗来赞叹。咱们开头说的那两句并不完整,他在《豆粥》一诗中还写到: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一派悠闲自得,安静祥和的乡村生活跃然纸上,字里行间仿佛洋溢着红豆的香甜,此时,豆粥不仅仅是一道美食,似乎也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他豁达和洒脱的一种体现。读罢,顿时羡慕不已,令人向往。
与之相反,对于一些俗人,本来很平凡的一份豆粥却成为了炫富的工具。西晋时有一个大富豪,叫石崇,当时还有一个财富和他齐名的叫王凯,两人谁也不服谁,天天变着花样斗富,就想一较高下,看谁最有钱。比如王凯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40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石崇于是就自家门前用锦缎铺了50里的屏障!
至于豆粥又是怎么用来炫富的呢?大家都知道,豆类坚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来熬煮,煮的酥软才好吃,也更易于吸收,石崇就想着我要能让客人想喝时立马就能喝上,那不是更厉害了吗,于是就想到一个法子,只要吩咐一声,不一会儿就能有热腾腾的豆粥端上来。王凯就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做到的?于是重金贿赂石崇的下人,下人就透露说:他们家的诀窍就在先预先把红豆煮熟然后磨成粉,等客人来的时候,只需要把白粥煮好,把熟豆粉加入其中就可以了。于是王凯就效仿着去做,又能和石崇势均力敌了,石崇后来知道了这件事,竟然下令把告密者杀了,真的是残忍无比,视人命如草芥啊。
不过像他这样的四处炫富不知收敛的人,还到处树敌,招人眼红,下场一般都不会好,果然后来被司马伦给抄家灭族了,家财当然被仇人搜刮的一干二净。正如苏东坡感叹的一样:“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当年石崇的金谷园聚会中,只为炫耀而作的豆粥,哪里比的上山房之中,约三五好友,一边清谈徜徉,一边等候豆粥慢慢煮熟的悠然自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