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屁与文章及其他
若要我捂着良心对天下文章说句恳切的评语,我惟有一点至衷之论要与大家分享,这就是:文章如屁,须放得响才能传得开。文章如屁,不放不快,问题是这文章屁怎样才能放得响呢?窃以为,响屁文章的成型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一、食杂。太荤了不行,就像小孩子,整天嚷嚷要吃肉,这种肉食者的要求太低级,充其量达到脑满肠肥,断断不能产生重量级响屁。太素了也不行,老农秉持的理念是萝卜白菜保平安,早晨稀饭咸菜,中午萝卜白菜,晚上清水杂面,因为饮食结构单一也难产生余气。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说太单一的水连鱼都活不了,单一饮食的人怎能产生屁呢?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屁大点儿事,这是关系到文章能否响亮如屁的大事。为什么海归发的文章都被国内学术刊物奉为圭皋,就是因为他们吃过肯德基,生鱼片和黄油么!其肠道沟通中外,承接古今,所以放的学术文章屁才具备兼容并包的气场,放出不同凡响的气势。
二、消化不良。真理就是消化不良,因此围绕真理总是有气要发,像公务系统的有为无为啦,教育界的精英普及啦,从来也没有谁消化得了谁。道理很简单么,消化太好渣滓就少,就富营养,就缺少饿感和动力,当然也就不会有半生不熟或半熟不生的大屁产生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太洁感了对人体乃至人生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如果一个人澡后吃了一个开水大萝卜连个大屁也放不出来,说明他体内的菌群早已失调了。听不到大屁的时代是悲哀的,假如银行整天教育我们从正面去识别人民币的真伪,哪一天把反面翻过来让我们看,我们可能就缺乏识别力了。
三、有屁就放。这涉及到心态问题,小心眼儿的人都习惯放闷屁,叫人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一阵臭味袭来,他还跟无事人儿似的,杂在人群里起哄乱骂。有屁就放的人大多立意高远,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至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得出,鲁迅称赞他是改造文章的鼻祖,我看是有道理的。还有宋太祖的“睡榻之侧岂容他人酣卧”都属惊天动地的大屁,一般人放不出。大声放屁的人可以不必防,尽可同他一起畅快放屁;声称从不放屁的人你要万万小心,因为你们屁观不同,他必不容你大肆放屁。
道路以目,指鹿为马,屁味未免窒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略有些屁味单调,唯独夹杂在这之间的成篇累犊的奇迹般的长屁、响屁、大屁,可以欣赏,但一想到这都是江山大不幸时才有的景观,又感到可以不必向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