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来家里一起生活的一年,我们有过三次比较厉害的冲突,或者说,我因为这几次事件爆发了很大的情绪,让我不得不去向内觉察,因为好像周而复始掉进相同的情绪坑里。
事件一:去年八月,疫情后复课,我带毕业班两个班,需要公公来家里接送睿。之前工作安排已经下来了,做了公公大量的工作,在经过他一系列拒绝沟通,各种软磨硬泡,老公婆婆齐发动后,他终于同意来家里。但是他坚持要八月底拿到他做的工作的工资再来,但是我八月初就开学,家里两个娃不放心交给婆婆一个人,我提出让他尽快离职,我付他本月的工资,他死活不同意,和他沟通就挂电话。
事件二:一个周六上午,我和婆婆各带一个娃外出,结果两个人都没有带钥匙,老公去外地出差了,公公按惯例周五回老家,周日晚上晚饭后他才来家里。我和公公打电话,说我们没有钥匙进不去家里,下午娃要睡觉,我们也要回家休息,请公公周六就过来。公公不同意,又挂电话拒绝沟通。再拨打电话,他不接了。我只好自己带娃开车回老家,找他取了钥匙。其实公公周日就要来家里,他过来就不要我跑一趟了。
事件三,发生在前天晚上。老公休假取消,我又准备按原计划去厦门鼓浪屿学习。想把婆婆和仔带过去一起让他们自己玩,需要公公来接送大睿几天。(寒暑假我放假的第一天,公公就会回老家,绝对不多待一天)公公拒绝了,理由是,前几天他的手机掉了,我让老公京东上给他买了一个,然后还热心快肠地给他叮嘱,让他等着第二天拿了手机回去,但是第二天早上,我们有点不愉快,我说了句不好听的,公公一直记恨在心,并以此为理由,拒绝来带娃。
这三个事件引发了我很大的情绪,每次我恨不得冲过去和公公大吵一架,实际我也是这么干的,在电话里很愤怒地和他吵架,公公倒是不吵,听到不喜欢的就把电话挂了,让我特别抓狂。
我的情绪是什么呢?第一,非常的愤怒,感觉公公特别自私,无论家里其他人多忙多累,晚上他从来不帮忙带娃,我平时累了也有怨言,但是大部分时间我消化了自己的情绪。但是那种特别需要人手帮忙的时候,他连外人都不如,完全没有同理心,让我十分生气。
第二,公公来家里不能去工作,我付了他他工作时同样的工资,寒暑假他不在,钱我照给不误。我和老公说,老人金钱的匮乏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尽量在经济可以周转的时候,做到让他们满意。我的出发点,一直都是让双方感到满足满意,从来不是只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作为儿媳妇,做到这个程度,应该不错了。但是公公完全不会换位思考。
第三,公公来家里感受到这样养育两个娃的负担,丝毫不夸张的说,感觉用了养育三个孩子的心力,平时他除了接送睿,也没有帮忙带过娃。换一个明事理的人,这样的情况肯定二话不说,就来帮忙了。这事本身就不难啊,也没有要他费多大的心力,他拒绝不算,还动不动挂电话,不管你急不急。
昨天我和心理咨询师朋友一起做了心轮的静心。老师说,打开你的心,没有评判,去看到每个人如其所是。你需要的是爱和理解,他需要的也是爱和理解。我就想到了公公,想到我那样激烈的情绪。
前天和公公电话完后,我的情绪特别糟糕,我在家大声吼,怎么有这样的人啊?真是太糟糕了。我特别生气地和婆婆说,妈,你怎么受得了和他过一辈子啊,要是我一分钟都受不了。婆婆说,是啊,他一辈子就是这样,我这一辈子也是这样忍受过来。放在现在社会,早就离婚了,我们那个时候也没办法,我这一辈子跟他也是受够了。老公就说我,他就这样的人,你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他也无奈地回房间了。我继续叨叨,平时不带娃就算了,关键时候,连个外人都不如。
婆婆和老公一人带一个娃出去玩,我一个人在家,忍不住哭了起来。和前两次一样,我感觉到自己落到一个情绪的坑洞里,特别的愤怒,委屈,无力。是那么熟悉的感觉。
冥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我这样激烈的情绪,来自于内在受伤的空间。看似因为公公引发,实际上是我没有被疗愈的部分。所以我经常体验到这个部分,它也是如此熟悉。
小时候因为爸爸经常生病住院,我经常被寄宿到亲戚家。大人忙于生计,没有办法去照顾我的需要。即便爸爸妈妈在家,我也一直是个懂事的乖孩子,成长的一路,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体验到很多无助,不被看见,我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支持的感受。这样的感觉已经成为植根内心的信念,就是我是无助的,没有资源的,当我需要支持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想一想这么多年,每当我体验到辛苦,大概都是在经历这个感觉。
我对公公的愤怒,其实是内在那个受伤空间的小女孩,在表达她的愤怒和无力,她在说,为什么你们不帮我,为什么你们看不见我的需要。而实际上,我已经是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需求负责的成年人。对于公公来说,他就是那样的性格,他对待婆婆和老公也是如此,他只是在做自己。而我的愤怒是我自己要去面对的。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需求,我可以好好去表达我的需要。如果被拒绝,去接纳如是的事实也是我的功课。
那样感觉不被支持,不被看见,不被爱的感受,是过去的那个小女孩体验到的。因为她没有长大,她感觉不到资源。在静心中,我走过去深深的拥抱了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告诉她,我看见她了,我陪伴着她。每当她升起这样的感受,我都会去陪伴她。拥抱着自己的那一瞬间,泪流满面,内心有个地方感觉到踏实而平静。现在,我可以选择一种新的视角,看到自己其实是被爱被支持的,如果我这么多想做成一件事,也是有资源的。解决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办法。我首先需要的也是爱好自己,而不是索求周围的人的爱。
有的人,比如公公,他没有爱人的能力。这不是他的错,他的性格如此也是有原因的。他同样希望被爱,被接纳被支持。但是回顾他来家里的这一年,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他感受到很多的指责,不接纳,评判,他不够好。也许他因为种种小事,动不动说要我请个人他要回老家的原因,其实是没有感受到爱与接纳。
而我那些愤怒的情绪,如果不被看见,就会变成更多的指责,在家里循环往复。就像公公和婆婆之间是如此,他们和孩子之前也是如此。
但是即便做了这样的觉察,接纳别人的如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在一些比较亲密的关系上,我们更多地投射了自己的需要和期待,我们渴望在关系中,自己是被爱被看见被理解的,就有了很多的要求和标准。
所以,就一次一次去做觉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断安抚自己的内在的小孩,以内在的成人陪伴内在的孩子成长。下一次,这样的情绪也许还会来,但是可能会好一些,每次每次的感受自己,直到我们不再经验到它,我们就疗愈了内在的自己,外在的关系自然也顺遂了。
在家里很偶尔地和老公吐槽公婆的时候,老公说,你现在知道我是如何长大的吧。和婆婆吐槽公公的时候,总是让婆婆感概自己这一辈子也是这么很无奈地过来了,婆婆不希望公公来家里,这样的相处她也很无奈。
无论什么样的年龄,我们的内在都有个受伤的孩子,希望被爱被理解。静心时,老师说,当你看到那样愤怒的盔甲后面,那颗受伤的心,你就遇见了自己的慈悲。
是的,我看得见,透过每个人外在的呈现,我看到每个人内在的小孩在表达自己。疗愈好自己的同时,我也想要去疗愈,每一个遇见。疗愈这个地球上的男人,女人和孩子。
虽然还是感觉到自己的生气,但是已经没有那么激烈了。在心里和公公做了和解,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您,我爱您。也希望在未来一起生活的日子,我时时记得提醒自己,在家庭的序位上,他是大的,我是小的。他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带着一份尊重,我无权去评判他的人生,对待婆婆也是如此。
这也意味着,我对现实有着更多的接纳,我对自己有着更多的接纳。因为不接纳现实,有时候就是不接纳,我只能做到这里。
订了一个人去厦门的机票,其实我自己需要一些休整。带婆婆和娃出行,以后也有机会的。顺遂事情的走向吧,我想相处和我一起外出,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家庭氛围和谐。
同时,我也有一个疑问,在人类图中,我的14号闸门,大有卦,在我核心的太阳位,并且被定义了三次,它代表资源,财富,技能。而我经常感觉到这样资源的匮乏,需要如何调整呢?我想也许下周末的课程中,我就可以找到答案。
落地的修行,其实就是如此,一次一次看向自己,一次一次走入内在。一次一次,重新接纳眼前的现实。所有的浮浮沉沉,不过是对现实的不接纳和接纳的差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也是从脚下开始迈出第一步。无论多么久远的时间,都是从当下这一刻延伸出去。
亲爱的,请你一直记得,低头,臣服,谦卑,接纳。这样你会感觉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