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翻阅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关于滴滴的另一个报道:一名女子乘坐滴滴快车因为交通事故致面部受伤。事情不再赘述,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刚刚发生不久,又爆出七月份的事情,我在感叹当下舆论无孔不入的同时,心中却为这样的导向感到悲伤。
“滴滴”的责任
“滴滴”频繁出事,如今仍在风口浪尖,对其在各个事件中的“不作为”“不尽责”,甚至是“无良商业”的指控,媒体应该已经早已剖析到位。所以,我不再多说,我想说的是:人民的生命大于天,“滴滴”责无旁贷!!!可是,“滴滴”真的“按律当斩”吗?
没有“滴滴”的过去
相信很多很多的人,都跟我有过同样的经历:某个下雨天,或者是在冰天雪地里,亦或是突发急事,我们站在路边,招手一辆又一辆出租车,无论是不是空车,司机会停在你身边,窗户开个缝,我们低头弯腰,说明目的地,然后下一秒特别渴望得到司机“上来吧”的回答,好像是一种恩赐,可曾想过,“我们才是上帝啊”。当我们被拒载的时候,心中的怨气又有多少人因为取证困难而采取了“一骂了之”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投诉。又有多少出租车司机以一万种借口不把我们送到目的地,而是让我们“走两步”?又有多少出租车上有难闻的烟味?又有多少出租车内脏乱不堪?特别是外地人在火车站等地打车,因为人生地不熟被出租车司机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宰”?那时候,跟出租车同生的,还有“黑车”,种种乱象坐过的都知道,真的是苦不堪言啊。
“滴滴”带来了什么?
这里暂且不谈一些负面的东西,相信每个用滴滴的人,都会有很明显的感觉,“打车”变了(一线城市的朋友可能会稍有不同)。首先,打车不再那么困难了,只要我们附近有空车,肯定会第一时间派过来“接驾”,甚至有2-3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赶过来的,真可谓不辞辛苦。其次,乘坐体验上升了一大截,打车不会被拒载了,司机不会随意拼客了,价格透明了,绕没绕路一目了然了,车辆不会再有接近报废的了,车内外基本都是干净整洁的了,投诉更容易了。最后,“滴滴”的出现,在方便老百姓出行的同时,更大的贡献是顺应了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反应了大众在观念上的改变,诠释了当代出行应有的方式和服务,更提供了诸多的就业岗位。
个人安全意识较低
最近的“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又是顺风车?为什么犯罪情节如此相似?当然,还是那句话,“滴滴”责无旁贷,但是反观受害人,如果自己提高警惕,安全出行,是不是这个事情也能避免?第一,上一个杀人事件就是顺风车,细节披露十分具体,作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首先就应该拒绝顺风车出行,最低也是拒绝是单独顺风车出行。第二,可能有人真的差钱,那么也可以选择火车,长途客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如果真的目的地不通车,那么叫个快车以上级别的车也不为过,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第三,真的发生危险了,报警和自救是最好的选择,同一辆车同一个司机,之前的女乘客就成功脱险,而后面的女孩子就未能逃脱魔爪,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问题。上述文字,不是说女孩子是“咎由自取”,她的悲剧我同样觉得心痛,我这样说是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卫技能,这样出事的概率会降低很多。
部门监管需要加强
悲剧的发生是整个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更要从悲剧中总结经验教训,弥补漏洞,不让更多的人再经历悲剧。可以说,“滴滴”属于新事物,但同时又跟人民群众的安全息息相关,我相信,我们的行政和执法部门一定对“滴滴”的安全性制定了十分详尽甚至苛刻的规定,各地也会对这个新事物再制定相关的条文。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事件?我觉得,这就不能全怪“滴滴”了。这里就简单问几个问题吧,深了就不能说了。当时制定的这些规定是否经过系统的论证?可操作性有多强?负责监管的部门是否每天都落实到位了?受害女子家人报警,警方为什么不能直接跟滴滴对话而介入调查?营运许可证和罚款相比人民安全可能不那么重要了吧?
舆论就适可而止吧
凡事都有个概率问题,漏洞多了,概率自然就高了。出租车也没少出事儿,黑车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就没有说“取缔出租车”的呢?里面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今滴滴出事儿了,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更有甚者,将“滴滴顺风车司机”直接简化为了“滴滴”,可能文字比较占内存吧。我们不得不承认“滴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也许公司做大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形象就远远大于一个公司应有的作为,也或许是抢了太多利益集团的蛋糕,才招致的今天“生不如死”。相信几天前的“泳池打人”事件大家都关注了,最后也是以悲剧收场,舆论无疑扮演了“借刀杀人”的角色,因为太多的舆论是以别人的眼球为生的,其他都不在考虑范围内,只是“滴滴”比个人耐受性更强。如果不能弘扬正能量,请做到起码的公正。
写在最后
悲剧,确实发生了。生命,的确终止了。“滴滴”有罪,但“罪不至死”。时代发展到这了,新的事物也就产生了,只是这个新事物太敏感,同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希望“滴滴”痛定思痛,真正做到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以百姓的利益为第一出发点,积极配合地方行政和执法部门把这个行业做好、做大、做强。相信谁也不想回到那个“打车难”的时代,而“滴滴”绝大部分司机也都是很不错的,他们也在辛苦的赚钱养家。所以,也请给“滴滴”一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