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正穿透阳台的落地玻璃一寸寸漫延至我伸展的小腿,加深吸气就可以嗅到空气里灿烂的太阳味道。
小雪和我一人捧一本书窝在懒人沙发里,墙角的小方凳上两杯芳香四溢的手磨咖啡的雾气在帘幔的烘托下氤氲开来。
偶尔端起咖啡小品一口,歪头瞧,雪鬓角的茸毛覆盖着一层淡淡的光晕,微翘的嘴角,闪亮的眼神,似乎正为书中人物窃喜,每每看到精彩的部分我们也会相互分享交流。
在如今这个电子产品纵横的世道,遇见一位兴趣相投的书友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真希望时间可以倒流,让人能回到可以肆意读书的美好时光。
小的时候,常常见到祖父拿着报纸或书坐在炉灶边就着天井微弱的日光,眯着他的小眼睛仔细阅读,一张报纸在他手中反反复复天知道翻阅了多少遍。
因为太过入迷常常忘记自己退休后的新职责,等回神来看炉火上的饭早已煮糊烧焦,为此不认识字的祖母必会骂道老鼠子看铜叉,又能看懂啥。性格温良恭俭的祖父就呵呵笑表示下回改一定改。可是只要他老人家一拿到心仪的刊物就会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幼时的我不知道那散发着油墨味道的纸上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竟然让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祖父在我撕破它的时候勃然大怒。
至今,我还牢记祖父用他独特的湘乡话对我的谆谆教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原来不知道书的影响这般深远,直到有一年的某一天我读《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写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下把我带到那个神鬼当道狐善花媚的离奇世界,方才知晓书的魔法魅力,也似乎就在那时打开了通往想象空间的心门。
书让人体会到一切滋味,生、死、爱、恨、欢乐和痛苦,我在书的海洋流浪浮沉。少时遇见了三毛和张爱玲,竟被深深吸引住了眼球。喜爱她们字里行间透露的丝丝忧伤,喜欢她们的执着,喜欢她们叙事的手法,更喜欢她们带给我美妙的文字享受。细细回味当初的自己也不知道是被为赋新愁的心思左右,还是骨子里被深藏的丝丝郁结所牵引。
在电脑风靡全球的每一寸土地时亦是我离书本最遥远的时候,成天浑浑噩噩的虚拟的世界沉迷时日,时常感觉灵魂像漂浮着的粉尘,在密封的玻璃罐里找寻前行的动力。
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昔日友人对我说:你知道在我们的学生时期对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吗?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继续道,除了知道你爱画画外,犹记得你在课间对大家讲述中国四大丑女故事时眉飞色舞的脸和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是啊,曾经的年少轻狂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那么逍遥自我的存在着。也不知何时何地仅有的那丝光芒悄然流逝,只余空洞疲惫的心灵在万丈红尘,或许当真如莎士比亚说的,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生命里没有阳光。
偶然看陆苏在《小心轻放的光阴》一书里写到人活一世,有时就像一朵烟花一样,这世界也并不太在乎这微渺的证明。可既然来了这世间一趟,总要留个想法,总要恣意一回、闪电一下。不然若回到来处,岂不寒碜?仔细思量这一生就愿做一个淡淡而简单的读书人,不浮不躁,不争不抢。因为容颜会逐渐老去,四季不会停住变换的脚步。那些散碎在笔尖的光阴,寂静又欢喜的藏在角落等着人去拾入行囊。
朋友潇哥在《全国书香人家》上发表的文章上解读了他对读书的意义,我也很赞同他的观点。
他认为书读多了就有一个清晰的思维;一个开阔的胸怀;一种丰富的谈吐;一股大气磅礴的力量。只有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品质;只有读书能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自尊;只有读书是一剂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良药;只有读书能躲避尘世的喧嚣;只有读书能看淡荣华富贵。真希望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书的博大能够沁润到彼此的骨髓,让人拥有一种迷离气质、一份超凡脱俗、一份闲庭信步、一份卓尔不群。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第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