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叹始皇误求仙。
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皇奋六世之余烈,建立起史无前例的统一大帝国,不论从版图规模还是制度详备来说,皆可傲视千古。
可惜秦始皇死的太早: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49岁。
死的太早,又没有妥善安排接班人——如果尽早册立长子扶苏为太子,也许历史会是另一番模样。
秦始皇早死的原因,除了本身体弱之外,还有应该是服用丹药。
为求长生不老,他先后请徐福、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各处搜求不死之药,当然也没少服用。
看今天省、县、乡的行政层级,想到这是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垫定的格局,不禁陡生敬意。
不求仙的秦始皇,肯定能够更加长寿一些吧?
二叹项羽不自省。
项羽本纪: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太史公认为,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
其实,项羽之败,在西入咸阳,杀子婴、焚秦宫之时,已经初见端倪。
而当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时,已经注定他的最终命运——不是他没有能力统一不了中国,而是他从没有设想过要统一中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此言真是不虚。
三叹陈胜气度窄。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而当陈涉称王之后,这些当年老伙计来看他,初入宫中时惊叹: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意思就是:哇塞,你小子的宫室这么大呀!
可这些老朋友来了没几天,祸事便起。由于这些贫贱旧友口无遮拦,把陈胜年青时候糗事当故事讲,陈胜身边就有人提建议: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然后呢?陈胜就把这些老朋友全部问斩。
从此之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涉首举义旗,摧枯拉朽推倒秦王朝,但陈涉本人被自己车夫邀功杀害,非常可悲。
这与他不念旧情,没有气度,不能宽容大老粗朋友们的言语过失,有直接关系。
四叹莫生帝王家。
春秋战国且不论,自汉代立国算起,从《外戚世家》《五宗世家》《三王世家》中记载可以看出,所有王室之后,几乎都没有很好的下场。
他们的生活并不像常人向往的那样美好。
由于激烈的皇位争斗,这些王宫贵族,有的平白无辜惨遭迫害,如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很快就残酷杀害情敌戚姬和储位竞争者赵王如意,手段惨绝人寰。
当上皇帝者为了巩固皇权,对其他同姓王,总是严加防范,无情打压,导致人人自危。
为求自保,有些人或者装疯卖傻,或者耽于酒色犬马,以示胸无大志。
生于帝王家,想求平凡人生活而不可得,难道不是莫大悲哀吗?
五叹后妃命无常。
外戚世家: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
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
每读到这一段,难禁泪落,盖因写出人间真情。
后宫王妃命运,依附于男人和儿子,更是浮沉无常。
就像这个汉文帝的窦皇后。她从宫女被遣送各诸侯王,本来想回老家赵国,阴差阳错被送到代国,无奈之下成行。
没想到当时的代王,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在如云美女中,独独宠幸窦姬。到刘恒当了皇帝,一家人自然就鸡犬升天啦。
而汉武帝的几位夫人更惨,凡是儿子有册立苗头者,母亲都会被无情杀害,为的是免于吕后故事再次上演。
六叹伴君如伴虎。
最典型是萧何的例子。
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者,沛丰人。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可以说,萧何就是刘邦年轻时候的“大哥”。而在刘邦成就帝王事业中,萧何忠心耿耿,功劳无双。这样一个老同志,该受到绝对信任吧?
不是。从楚汉战争时,萧何就开始为争取主子信任费尽心思,当时萧在关中主持后事,“王数使使劳苦丞相。”
有人提醒萧何:大王在外面打仗,却三番五次慰问你,看来是对你不放心,你不如把家中能上战场的子弟都派去,这样他就不会再疑心你啦。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刘邦当上皇帝后,更加猜忌群臣,对萧何也不例外。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
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功劳第一,亲近第一的萧何尚且如此,其他功臣名将,处境自然可想而知。
七叹虎落平阳。
绛侯周勃世家:(周勃被免除丞相后)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
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而飞将军李广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民间有句话:现官不如现管。
还有一句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八叹兔死狗烹。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平吴之后)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这个勾践可真是历史上不要脸的典型,就连杀功臣,也是这样赤裸裸, 这样直白。看后真让人心寒。
但如果不考虑遮羞布因素,其实这一点,历史是在重复上演,汉高祖杀害功臣,也是典型例子。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帝王将相成就功业者,不都是踩着别人尸骨上位吗?
九叹小人祸国。
《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桓公因为管仲的辅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霸主。
管仲病,桓公问曰:君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就是这三人,搞得齐国乱七八糟,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争立太子,尸体没人管,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后才入殡。
十叹留侯知退。
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进易,知退难。留侯张良之所以成为千古称颂的良相,就在于这种激流勇退。
但张良这种明哲保身,太史公似乎并不十分欣赏。
大丈夫立世,当有磊落气魄,因此项羽、李广、陈涉这些失败英雄,反而更受到史迁和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