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系的区别,这里只讨论两种(大部分电商平台):通过购买会员卡(一般分月卡季卡年卡),如京东plus会员、亚马逊、小红书等;一种是通过某种行为(购物攒积分等)获得会员权限,如淘宝、京东的京享值。
大概有以下逻辑 :
会员体系都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促销,用户都是都是以某种成本(钱、时间)来换取收益(钱、服务、时间),但是这两种有很大区别导致了不同结果,区别在于用户决策
购买会员卡:
1.用户做决策是比较支出(买年卡198)与未来收益预期,这样就导致了平台一定要提供直接的对比关系(因为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像会员获得优惠券对用户的吸引力很小,这时候会员就不要倾向于促销(用户会极大考虑沉没成本,即花的钱),而是培养用户习惯(用户习惯购买和促销不一样)。
2.“不用就亏了”的心理是培养用户习惯的一部分原因,会形成一定的壁垒
3.平台要做的是整合资源提供服务,这是最能给用户明确收益的方式,而且平台为了更大收益,一定要选择边际成本低的服务,如配送、同步获得爱奇艺会员、流媒体服务、京东电子书无限阅读,因为对于平台的边际成本低,对用户则是巨大的收益预期。所以小红书的免税对于每一个订单都是实打实的亏损(小红书目前没办法整合资源),平台越大越能培养用户习惯形成一定壁垒
4.为了形成用户的持续购买年卡,平台也要有多种资源尤其是数字服务,因为用户在用过一年后会调整决策,用户不会形成“下一年多买东西赚回来”的心理,反而对数字服务莫名自信(因为不好比价)
购物攒积分获取会员:
1.用户会考虑当下这一单的成本(边际成本)与当下收益(积分)对比,且为了获取权限要付出时间成本,沉没成本对于用户决策反而是0(折算在商品里了),门槛低,成本低(不需要额外花钱),更适合会员权限为获取优惠券做促销,玩法会更丰富
2.用户的心理是“用了是赚到”,和之前很大不同,能形成的壁垒小
3.所以更应该形成的是在平台内的购买路径,整合资源的意义不是很大,或者联合第三方整些小优惠券,更适合淘宝这样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