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我成了HR系统里的“成本项”》 ——那些被优化掉的普通人,连声招呼都来不及打

导语

“我们像超市货架上的临期牛奶,保质期一过就被撤下”

——某大厂P7自述

一、扎心现实:35岁,职场分水岭还是断头台?


数据血淋淋

▶️ 脉脉《2023职场年龄歧视报告》:35岁以上求职者平均投递42份简历才有1次面试

▶️ 深圳某科技公司内部文件曝光:“人员优化数学模型”中,35岁系数权重=0.73

黑话辞典

_“不是能力问题,是团队年轻化需求”——裁员通知书高频词

“给你自由探索的机会”——撤管理岗改独立 contributor

二、众生相:三个普通人的生存样本

(配图2:办公室凌晨3点的特写: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电脑壁纸,桌面散落着降压药和幼儿园缴费单)

样本A:张伟,34岁11个月

某车企供应链主管,连续三年绩效A

收到HR约谈:“集团要培养95后梯队”

最后通牒:转岗去新疆工厂或拿N+1

他攥着孩子自闭症诊断书签字

样本B:李婷,36岁未婚

互联网运营,拒绝空降95后领导被穿小鞋

现被迫“主动离职”,社保断缴

面试被问:“准备什么时候结婚生子?”

样本C:王磊,38岁再就业

前地产策划总监,现开滴滴

凌晨接单遇前下属:“王总?您也体验生活?”

他默默关掉“XX大学校友会”微信群

三、系统困局:我们对抗的不是年龄,而是算法

(配图3:合成图,左侧是年轻人举着“时薪25元招实习”的牌子,右侧是中年人面前悬浮着红色数字——房贷6800/教育支出4000/父母医药费2300)

结构性暴力

▶️ 企业算账:35岁员工成本≈2个应届生+1个外包

▶️ 中年人困境:不敢病/不敢丧/不敢要二胎

沉默的绞杀

猎头:“超过35岁的简历直接进回收站”

字节某总监:“我亲自优化的下属,现在在给我送闪送”

心理学家的耳光:“所谓‘职场中年油腻’,是社会PUA的话术”

四、破局思考:在冰面上凿个呼吸孔

幸存者说

✅ 34岁考取无人机驾驶证转行电力巡检

✅ 把Excel建模能力包装成“业务决策系统优化专家”

✅ 主动降薪50%进传统行业当“数字化转型抓手”

反杀逻辑

▶️ 把年龄劣势重构为“经验复利”(案例:40岁产品经理转行保险业,用互联网思维3个月做成销冠)

▶️ 接受非连续性成长:从“升职加薪”到“能力模块化迁移”

“你身边35+的人去哪了?”

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他们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