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兄弟二十岁左右时就已准备好去进京赶考。古代有先成家后立业之说,所以苏家两兄弟在父母的安排下,都先完成了婚姻大事。
苏东坡十八岁,娶了十五岁的王弗,次年十六岁的弟弟子由也完婚,妻子比他小两岁!在古代,早婚是不足为奇的!
子由婚后,父子三人便启程赴京赶考!当时宋朝的京都在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当时的都城也算是国际大都市,是中国首都大城,保有皇都的雄伟壮丽,财富之厚,人才之广,声色之美,皆集于朝廷之上。
当时主考的是文坛泰斗欧阳修。那次考试,苏家兄弟都以优等得中!欧阳修对苏东坡的那篇文章,十分欣赏,误以为是他的朋友曾巩所作,为了避免招人批评,把本来列为首卷的文章改为了二卷!
那年苏东坡才二十岁,在三百多人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后来欧阳修明确表示,以后将领导文坛的责任交给苏东坡,并预言苏东坡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
不幸的是,苏东坡的官途正要开始,母亲却病故了!苏家三父子又不得不回家守丧。居丧受礼之下一年又三个月的蛰居生活,是苏东坡青年时期最快乐的日子。
在居丧期满之后的两个月后,父子三人安顿好亡母之灵柩,便带着两个儿媳再度启程入京。路上还有苏东坡的小儿子为大家添了,真是幸福的一家啊!
这一路他们领略了三峡的奇峰异景,一路赏景作诗,好不快乐!
到了京城,我们置办家院,幸运的是,苏洵也被封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