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天,子贡对孔子说:“我不想让别人强加我,也不想强加别人。”孔子盯着子贡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很好,你能有这种想法。可是,你一辈子也难以做到这一点。”子贡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竟然就做不到“不强加”三个字?是的,子贡终其一生,也未做到。这是因为,只有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仁”只不过是孔子给大家设立的一个理想愿景罢了。冉雍请教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勿施于人”就是不强加别人。
季康子对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季康子恨百姓不听话,就动了强加百姓的心思。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前者是用行政命令和刑罚强加百姓做事,后者是用获得感和规矩引导百姓做事。子贡请教朋友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也就是说,发现朋友存在问题,只能忠告他、引导他,如果朋友不听,那就算了。这是因为,强加一个人、一群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思想,比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还难。所以,强加只能引起逆反。“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只有遇到求上进的人,才可以教给他如何去做。否则,就不要跟他说。不要用真理去教育别人,你所认为的真理未必就是真理。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懂得什么叫“道不轻传,医不扣门”。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不强加”。那么,如何才能传道、布道?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是的,做好我们自己,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同道者前来请教。从哲学角度讲,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处处都有你的影子。也就是说,你与世界是对立统一体,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