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时无意刷到老踏科研联盟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建议你“自律"?》。老踏是我崇拜的科研大牛,年纪轻轻已是博导。
自律我们并不陌生,围绕自律的文章满大街都是,信奉自律出奇迹的大有人在,包括你我。
到底要不要自律?自律有没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老踏这篇文章不是不要大家自律,而是换了一个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才是自律?如何自律才有效果?其核心是想告诉我们:人是目标驱动、意义驱动的物种,自律充其量只是实现目标、完成意义的一种手段而已。
老踏年纪轻轻就硕果累累,恰恰体现了目标驱动下的高度自律。我看到他分享了一个书稿写作的日程表,真可谓是高度自律的典范。
我对老踏的这个观点及其认同,而且在多个实践中验证和体会到了“目标和自律的关系”。也认为:目标和意义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自律。只有在目标和意义驱使下,自律行为才能实现,自律才有价值。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我的小侄女体重严重超标,我告诉她要少吃、多动、控制饮食,可她就是变着法儿地欺骗我,看不见的时候,偷偷买饮料、小吃零食等乱七八糟;住校期间生活费居于全班平均生活费之上,不管是超市还是食堂消费,除了吃喝还是吃喝。我总说她自律性差。其实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强烈的减肥欲望,所以也就没有真正的自律行为。
以我个人经验为例。锻炼的价值和方法,我可以从动作讲到肌肉、骨骼、力学分析、动作模式,不可谓不精通,但就是坚持不下来。不忙的时候锻炼两下,忙起来又抛到脑后;疼的时候锻炼几天,缓解之后就停止,一直没有规律地锻炼。当然,借口冠冕堂皇:“忙,没时间,等以后退休再说吧。”然而,前段时间一个刺激,让我重新评估:"活的最终目标不就是追求幸福吗?以忙为借口逃避锻炼,如果把腰疼拖成了严重的慢性病,病变组织钙化,锻炼不能根治的时候,再忙又有什么意义?不是背离幸福的目标了吗?"当我把锻炼的价值和生活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明白了该如何去做:第二天我就开启了每天八分钟的腰背锻炼。为什么选择八分钟呢?因为八分钟是一组腰背康复动作锻炼的时间,再忙,每天8分钟肯定能挤出来,也好长期坚持。当然真正开始以后,每次锻炼时间都没有低于15分钟。我已经定好了目标,不管刮风下雨,雷打不动,每天必须锻炼。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只做八分钟的腰背肌练习,锻炼时间固定在早上6点~7点之间。半个月下来,腰背疼痛明显减轻,心慌的现象得以缓解,但这不是我锻炼的最终目标,我想要的是矫健而健康的体魄,进而享受幸福的人生,这就是我的目标和选择锻炼的意义。所以即使所有的疼痛和劳损都消失以后,我还会长期坚持下去。这就是意义驱动下的自律!这样的自律,才有可持续性,才有价值。
以老踏为例,他确定一个月之内完成书稿之后,就做了周密的计划,每天雷打不动地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过程中,接孩子放学、下楼取快递,都是跑着去做的。和书稿写作不相关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这不就是最好的自律吗?
所以,自律是目标和意义驱使下的一种人生追求过程。没有意义的自律行为就是毫无价值的自虐。
你还在盲目跟风的自律吗?你还在跟着各种社群,仅仅为了自律而做毫无意义的打卡练习吗?如果是这样,可以停一停,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先确定目标,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是我们首要应该做的。然后才是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