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生孩子就是投资。
我是一个农村人,家穷,小学没学完就跟着村头的匠人学着做工。
20岁的时候,娘给我找了个媳妇。媳妇家境不好,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妹妹,家里靠种地为生。她18岁了,家里人觉得她到了自己出去混口饭吃的年纪,就早早地托着村里的媒人给她娶一门亲事。
这不,我一个做工的,条件不好。能有媳妇就不错。娶进来,孩子一生,一辈子也就尘埃落定了。
我和媳妇讲:我没本事,这一辈子也只能和你在村里来回转悠了,想要大的成就,不太切合实际。但人吧,总要像上爬。咱要想点法子,让咱家慢慢好起来。
媳妇削尖了脑袋,给我指了几条她认为不错的路。好好种地,好好做工。
他娘的,我埋头苦干20年了,也没见我富起来。我骂她没见识。
她回我,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说,咱生孩子。尽快多生几个,然后好好培养。孩子可以帮咱家好起来。
妇道人家,但凡我说的有点道理,她都能迎合上来。
“好,听你的!生,今晚就生!”
于是在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造了5个孩子。2个男孩,3个女孩。
按照我们的计划,5个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案培养。该念书的念书,该学技术的学技术,该嫁人的嫁人。
给最聪明的男孩和女孩读书。大力培养,在他们身上不能穷教育。我和媳妇拿出家里的大部分积蓄给他们做学费。他们出息,都考上了好大学。一个学法,一个学医。成知识分子喽。
给另一个男孩子学技术。听说,摆摊赚钱。我在他小学刚读完就让他不念了,去村西口那老厨子家学一门手艺。 老厨子贼会做饼。我小子学得不错,两个月内把这门技术给学来了。并在镇上支起了个烧饼摊,2毛钱一张。镇上干力气活的人多,爱吃小子的饼。一年左右时间,就转摊为铺,生意很稳定。有在镇上成家的苗头。
还有两个女孩。都念了小学我就没给念了。不聪明,我看没能读书的天赋,早早地就让他们回家了。当时我看镇上的服装店生意不错,想着裁缝挺有前途的。就让她们两结伴去学了裁缝。
我想着,我真聪明啊。我和媳妇辛苦一辈子,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不如把钱投资在他们身上。我前期养着他们,各司其职,这个家早晚得红火起来。
生活大概也都沿着我想要的发展。
可最小的那个女娃,偏像着了魔一样,偷偷从裁缝铺里溜了出去,留下一封书信,说她不喜欢我给她选的路,她喜欢唱歌,她要去唱歌。
我气急了,冷笑着对她娘说:穷人家的孩子没法唱歌,她靠唱歌能养活自己!看着吧,不用多久,吃了亏饿了肚子就知道跑回来,乖乖得把裁缝学出来,然后找个好人家嫁了。
可我等啊等,等了3个月,她都没回家。我耐不住性子了。
我辛苦了大半辈子,可不能跌倒在一个女娃身上。于是,我张贴寻人启事,到处打听。
果然,不到2天,就有人和我讲她在金月酒楼唱歌。我跑过去,拉扯她回来。
她穿的衣服肩膀都露出来,哪有半分女孩的样子。我给了她一巴掌,并以死相逼,让她回来。
一回来,我就给她找了门亲事,对方家里有好几亩田。我赶忙让她嫁了,我好安心。
日子终于回到了正轨。我的孩子家家都过得不错。我对媳妇说咱家的后代会过得越来越好,以后我们见祖宗的时候脸上也有光。
几十年以后,媳妇死了。我也死了。
死之前人的灵魂每年会来坟头看两圈。我坐在那等我的孩子来看我,可是等了一天都没等到。
我不能理解,我一辈子都在为他们付出,咋一个孩子都不来看我呢?
于是我到每家去看。两个读书的孩子没当律师,也没当医生。反而卖掉了家当下了海。
开烧饼铺的孩子整天好吃懒做在家。
一个还在学裁缝,不过手艺不精,没生意。
被我逼着嫁人的女娃被男的离婚了,带着孩子在种地,又找了个和我一样的工人再婚。偶尔还哼两句以前唱的歌。
我沉默。培养他们是我认为这是穷人跨越阶层最好的方式,可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