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官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晚年講學杭州詁經精舍,治經、子、小學,宗法王氏父子。
清光緒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資助買下蘇州一塊廢地,如曲尺形,他親自設計,利用彎曲的地形鑿池疊石,栽花種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則全”句意,俞樾將其命名為“曲園”,自號曲園居士。園內有“春在堂”,為俞樾當年以文會友和講學之處。
所著除《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外,還有不少雜著或筆記體的文字收在《春在堂全書》中(其中包括《曲園雜纂》、《俞樓雜纂》,共四十種)。俞氏在《群經平議序》中云:
嘗以為治經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讀,審宇義,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假借為尤要。
雖然還不夠完備,但主要之點是抓住了。俞氏治經、子、小學,發明亦不少,但偶有穿鑿皮傅之處,其精審允愜不逮王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