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深处,小时候的面食与南方的交情并不甚好,众所周知面食的根在北方,灵魂也在北方,更是在北方烟火蒸腾中的占有不可动摇的一个主打角色。
母亲也常回忆起那时年幼土生土长在南方的自己,回忆起丝滑绵长的面条和饺子只有隔着那部黑白两色的电视机前,才能目睹到它的真容。物以稀为贵,母亲说外婆偶尔会从城市居住的亲戚家,带回用粮票兑回来的面粉,那时觉得吃上一顿漂着零星油点和葱花的面疙瘩,那真的是一件非常治愈的事。
如今时代飞速,各个商店都摆满包装成琳琅满目的面粉,再次端起,味蕾深处却寻不回儿时的那种充满嚼劲香气绕鼻的面食味道。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两方因人文地理生活习俗而形成,南方气候温和适宜种水稻,所以民以食大米为主,北方干旱冬季又寒冷,主是种小麦的发源地。
随着党的一声号召,改革开放的城门也羞涩的打开,随即大量北方的农民工,涌下广东,不但带动了社会建设及南北两方的经济发展,还让南北两方的人们领略及传递了彼此之间的民俗风情及饮食文化。
自此南方艳阳下的灶火里也升腾起了面食及饺子类的袅袅余香。而北方的有些人也逐渐的习惯食起了南方的大米。
但不管餐桌上的主食如何转腾,南北两地方的人们潜意识里都始终默认以自己的主食为自豪,以自己的主食为荣,不管哪方聊起自家乡都会津津乐道,眉飞色道的宣扬着自家乡传承下来的习俗与风情,都会不约而同秉持着“我以我食为美,我以我俗为美”的风骨,并在骨子里铭记会将习俗世世代代流源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