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被称作是年轻人行走的路标,前进的方向的书,读的我心里很压抑。我喜欢读书读几遍,第一遍都是快速点读,第二遍第三遍就慢慢读细细揣摩,过一阵子再来一遍。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我现在读书比较关心爱情方面的。这本书里描绘的爱情没有几个是好结局的。少安为躲避润叶匆匆忙娶了山西姑娘秀莲,秀莲为生活操劳早早患上肺癌,润叶迫于压力嫁给李向前,可是她不爱向前,早早分居婚姻名存实亡,向前为爱酗酒驾驶出了车祸截了肢,却对润叶可怜与示好不感冒了。
少平跟晓霞,冲破世俗在一起了,晓霞却没了,金波为藏族姑娘的爱,苦守了一生,润生要娶红梅遭家人反对。。。。。。里面的爱情没有哪对是有情人美美满满结局的。
好忧伤。我躺在床上又在想可能这就是小说的特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使是小说但也要有一定的可靠性,就像晓霞,现实生活中,书记的女儿怎么可能会跟农民恋爱结婚呢,所以作者只能将晓霞写死了。
小时候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总会讲他们年轻的时候挣工分吃大锅饭做集体活,生活如何困苦,我总觉得有那么惨嘛,有时甚至觉得爸爸有点老生常谈,老讲一些老掉牙的事,老古董,时代在进步,他们却老拽着以前的事叨叨叨叨叨叨叨叨叨的,烦都烦死了,所以每次都在心里鄙视一下,听过就忘了。
现在我读这本书,这里描述的比爸爸口中说的更甚,缺衣少吃,农民的精神层面永远只有那么一点,可是又不能怪他们这样,生活逼迫的他们已经直不起腰了,有的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吃饱饭,不用忍饥挨饿。
无疑少平是幸运的,读书的时候有金波这位好友相助,带他上学下学,让他跟自己住一个窑洞,解决了他很多难题。精神上有晓霞帮助,时常跟他讨论大势,借他书看,带着他见世面扩大他的见识。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希望晓霞与少平最后能走到一起,虽然他们身份有别,但是他们都不是世俗的人,而且田福军也应该不会反对向来有自己主意的“儿子”的意愿。可惜了,晓霞死的时候我还哭了呢!
我希望现实中的无数少平与晓霞和和美美。虽然也会有争吵有碰撞有摩擦,但那也是爱情的润滑剂,越吵感情越好,越闹感情越深。
我又想,那个时代的故事如果太完美,那它也不会受到青睐了。古今中外的名著什么的不都大抵如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