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36个字,16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近日,在杭州武林广场的一个商场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一女子逛商场时,看上了一条裙子,因为没钱买,竟然指挥自己5岁的儿子为自己“拿下”!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商场没什么人,男孩按照妈妈的指示走到货架旁,直接取下裙子,飞奔回妈妈身边。
被警察抓获后,女子称自己一时贪念,才会让孩子为她偷盗。可对于缺乏是非观念的5岁孩童来说,他是“帮”了妈妈很大一个忙。
也许孩子还在为能帮助妈妈而沾沾自喜,也许孩子从此就建立了一个“拿”别人的东西不算犯错的观念,仅仅5岁的孩子还不明白,他这一行为究竟会造成怎样的恶果。
无独有偶,在长沙德思勤购物中心也曾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18年8月23日晚上,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带着6个年龄不等的小朋友在偷娃娃机内的娃娃,当路人看到问这她在干什么时,她还怒斥“关你什么事?”!
父母的教导,家庭环境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一个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许会种下令孩子痛苦一生的恶果。
漠视与毒打,造成了孩子的暴力与残虐
2013年,正读5年级的女孩李某将一名18个月的男童反复虐打后,放置在25楼阳台栏杆上,使他坠落并摔成重伤,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重庆女孩摔打男婴案”。
一名10岁的女孩是怎样产生虐打婴儿的想法,又为什么要如此残忍地对待一个素不相识的婴孩?这一切都源自于她的家庭教育。
李某曾将一条幼犬直接从二楼扔下去,更是曾经把另一个女孩的头长时间按在水里。
尽管这些异常举动后来都被家人知晓,却从未有人认真考虑过如何改变。
但回溯李某过往的成长经历,似乎能找到问题的源头。从幼时开始,李某就一直得到来自家人两种极其负面的对待:漠视与毒打。
女孩的妈妈很强势,她对于女孩的成绩并不满意,邻居们经常能听到她对孩子吼叫、咆哮,吼她不会做作业。
更多时候,妈妈选择用“棍棒”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女孩与妈妈在一起时总是很紧张。而那些年,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出差,经常只有母女俩人在家。就算好不容易等到父亲回来了,没说几句也是一顿毒打,气上心头时,父亲也曾将李某的头按在了水里。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和寄托,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样和未来。这名小姑娘成年之后,会有怎样的轨迹,谁也不知道,但是她的人生已经蒙上了阴影和斑渍。
而这一切的成因,都源于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暴力与漠视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是精神上的压力与伤害。
也许今天,打骂、棍棒发泄了你的愤怒,到了明天,打架、杀人就会成为孩子泄愤的出口。
“多余的人”,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杀人犯
2012年,因不满尹女士让他帮忙照看孩子,20岁的搬运工马金库持斧子残忍地将她和2岁儿子砍死,断送了两条鲜活的生命。在被控诉的庭审上,马金库满不在乎,甚至面带笑容,他一心求死。
两个母亲,三个父亲。马金库的童年被上一辈的不断结婚、离婚切成了碎片,他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是“多余的人”。
父母离婚后,他被判给了父亲。在这个新的家庭,他几乎天天都要遭受继母的毒打,最严重的一次甚至造成了他的耳聋。
6岁时,嗜赌如命的父亲因"几块钱的事"将朋友杀死,不久后被枪决。
他终于有机会回到了母亲身边,那段时间,是马金库童年最为幸福的时光,他开始感受到了些家庭的温暖与安定。
那段时间,马金库还是母亲眼里的好孩子,也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可是继父的粗暴却将这一切刚刚开始的美好打回原形,为马金库原本即将正常的人生彻底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童年的不幸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他总觉得在每个家庭内他都是一个“多余的人”,以至于他的内心开始变得格外扭曲,这也为后来残忍行为埋下了伏笔。
一个残破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一个粗暴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扭曲的内心。父母、家庭、教育、环境,这些对孩子的点滴影响都会深深烙印在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足迹中。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今天的模样,能够照出孩子未来的模样。于是“我父亲就是个杀人犯,那么我也就成了杀人犯”。
“他还是个孩子”,却杀妻藏尸105天
8月23日9点30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朱晓东故意杀人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朱晓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6年,因为一次争吵,朱晓东用手扼住妻子的颈部致其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并将她的尸体藏匿于家里冰柜中!杀死妻子后的朱晓东没有任何愧疚,反而带着妻子的钱在外逍遥,甚至制造出妻子还活在人世的假象。
直到105天后,答应父亲过60岁生日一定回家的女儿迟迟未回,也没有消息,才引起了杨父的怀疑。
事发之后,朱晓东的母亲向人们哭诉:“儿子一直很乖,胆子很小,他是害怕了,他也是小孩,也没经历过什么事情。”
就是这个30岁的小孩,沉着冷静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
就是这个胆子很小的小孩,面不改色地和冰箱里的尸体相处105天;
就是这个什么也没经历过的小孩,条理清晰地伪造妻子存在于世的证据。
从朱晓东的母亲的话中不难窥见,过去的30年,朱晓东犯错后是怎样解决的。
也许当他打碎别人家玻璃时,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能解决;也许当他欺负学校里的同学时,一句“他还是孩子”也能解决;也许当他悄悄拿了商店的玩具时,一句“他还是孩子”还能解决。
可是当他亲手杀害了别人家中最宝贝的女儿时,在严肃的法律面前,一句“他还是孩子”还能继续为他开脱罪行么?
父母的溺爱、不断地袒护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模糊是非观,儿时的打闹、偷窃如果没有及时遏制,长大后的恶行就可能会被放大十倍百倍。
一句“他还是孩子”,也许会毁了他的一生!今天对孩子的纵容,全都都会化作明天父母一辈子的悔恨。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偶然的个案。可是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密不可分的,在每个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的发展轨迹,每一个个案的背后,看到的都是某一类群体的悲哀。
在指责社会、教育之前,每一对父母是不是应该先“看到”自己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为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
希望父母在盼着孩子成为栋梁之才的同时,能够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真正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