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从经历十几个小时阵痛后听到第一声啼哭开始,七年来几乎没有几个完整的睡眠。也走过早教,买过N多本教育书本,赶场过N多场讲座,有过多个修心、育儿或国学群。我一直以为 自己是用心也是懂点教育的。但儿子的暴躁、太弱的规则意识成了我心虚和求教的动力。
为了发现和解决孩子脾气暴燥的问题,我再次找早教机构,听教育讲座,直到开始跟老师读书。读书以后,终于放下姿态,开始懂得虚心聆听。参加小希老师读书会,按照推荐书目买书,看书,听老师解读。从培养婴幼儿读书习惯到幸福的种子,到了解孩子敏感期及蒙氏教育,然后又因调理颈椎的养生问题牵线再次接触国学教育,听完王东华囊括历史、文化、社会、生理、教育各个层面八十万字巨著《发现母亲》,再然后通过手机不经意关注,又进入另一个微教育群,学习到台湾生命树教育,了解到美国的人本教育。在几个月的恶补之后,生活中我可以清楚看到一到六岁孩子一言一行背后的根源和所处的生命状态,可以清楚看到成人在教育幼儿时的自以为是和错误,更深深同情那些可怜的孩子;恶补之后,懂了儿子如今暴躁的言行根源,知道儿子错过了多么重要的秩序敏感期,懂了儿子规则意识不够的根源,也为执拗敏感期总被成人定义是固执和任性而阻止他甚至伤害他而深深的愧疚和遗憾。因为再不愿错过6~12岁这个唯一的弥补机会,不忍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我用全身心的爱和耐心来陪伴儿子时,却也在同时一不小心触碰了各种原本以为只要我沉默不挑剔就不会有问题的关系。于是,我不得不来面对婚姻,面对婆媳。
虽然也有修心的皮毛经历与知识,虽然也听过情绪管理的课程,虽然一直都明白父母责须顺承,但在一次有关孩子教育的正常沟通时小心翼翼提了意见、几个小时后却又被责骂并被扯及金钱和婚姻的攻击中,我终于还是爆发了。于是我不得不再一次面对,面对这个多年来一直充满着抱怨、指责和吵闹的家庭中的父子、母子关系,面对我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长大到不得不融入如此不和谐家庭的心理痛苦,面对我一直以来幸福感不足的婚姻,面对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总之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畸形的家庭关系。
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来化解这些,又没有足够的包容心来承载所有人不管对错的一味强势,无法接受他人用固执的传统观念来约束和伤害孩子的行为。面对这样的环境,我是该继续沉默做我自己,是该遇水挡水遇土挡土,通过摩擦过程来解决,还是爆发一次彻底解决然后决绝脱离?我该如何面对现状?我的错误在哪里?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我想,只有读书,从书中找到答案。比如眼前的这本台湾教育书籍《滋润的爱》。希望这本书能赐给我一些智慧。
早有建群与朋友一起沟通育儿的想法,而真正付诸行动的本源还是希望家人能放下骄傲,一起学习。谁想家人对读书的做法是反感的,于是我只好删掉了。但群已建立,责任犹在。于是走到今天。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对书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们渐渐的内化于心了。而且我似乎在众多教育理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思路。
总之完全自己看书和阅读的过程收获大不一样。这点只有尝试读书的人才能体会。所以为了我自己,我会继续阅读。
我愿与家人共享苦乐。但无论怎样,我都会让爱我的亲人放心的,因为,我已经是成人了,我完全有能力、也非常有信心承担自己该有的那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