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戍边情

  那年冬天,我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从中原农村来到了山水如画的西南边陲——腾冲。

  腾冲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的夏秋季节睛雨相兼、气温凉爽;冬春两季则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素有"三伏不知热,三九不觉寒"之美誉。离家时,天寒地冻、冷风刺骨;转眼间,春暖花开、暖风拂面。春意盎然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团部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二连——中缅边界的守防连队。

  二连的驻地在腾冲市滇滩镇,距县城五十八公里。我们要全幅武装、负重三十多斤步行一天赶到,中途在固东镇吃饭,前半程三十七公里。

  上午的行程是我经历的一次严峻考验。途中不但双脚打泡、疼痛钻心,更要害的是因没吃早餐而出现了低糖症状。咬牙坚持到固东后,一头倒下便昏睡了过去,直到吃了午饭才渐渐恢复了体力。

  我们于下午五点钟左右到了连队驻地,在营房大门口与离队的退伍老兵相遇。六十来个新兵一字型排列与老战士握手告别,即是初次相见又是最后告别,时间显得那么仓促。看到那挥泪惜别的感人场面,不由得一阵酸楚……!一种心心相通、情感交融的感触油然而生。一位老战士握着我的手说:"兄弟,我们走了,你们要珍惜部队生活,听领导的话,好好干!"他发自心腑的嘱托至今记忆犹新。

  到连队不久,我们排就换防到了中缅边界的前沿——滇滩镇水城。

  滇滩镇位于腾冲城西北,有傈僳、回、白等九个少数民族,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镇,素有"极边第一镇"之美誉。从南诏王征茶山时在此地设关防守至今,一直为腾冲之重镇。境内的百年老厂——"滇滩铁厂",为民国政府蒋承恩于上世纪初创办,现今是腾冲的重要国营企业之一。滇滩口岸距缅甸克钦邦板瓦十二公里,是腾冲现今对外开放的前沿。滇滩镇二十五公里的边境线是我们前哨排守护的防区。

  水城是滇滩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滇滩镇西北,与古老的铁厂紧邻,村子里住着一百多户傈僳族人家,据历史记载,明朝中期兵部尚书王骥将军三征麓川时为抵御缅甸外侵者,在此地拦河修建了一座水坝做城池,故名"水城"。如今水坝己不存在,但西沙河两岸支离破碎的废墟仍依稀可见。这些隐约可见的残垣破壁,见证着六百年前祖国大西南的那段戍边历史。

  水城村依山傍水,位于半山坡上。我们前哨排驻扎在村边一块平整的土地上,营房旁边的操场也是村民的娱乐活动中心,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村里的男女老少便会聚集在这里举行各种欢庆活动。最隆重的是元月份的"阔时节",节日期间,村里的青少男女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聚集在这里对歌、跳舞、荡秋千。欢快、简洁的音乐旋律伴随着奔放而优美的舞蹈,充分展示着傈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时,青年男子表演的"上刀杆、跳火海"传统绝技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前哨排的工作任务,除了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和支农外,一是守护水城出境通道;二是协防滇滩二十五公里的边境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协防作用是我们守防工作的基本要点。我们经常以小组的形式在边境沿线走村串户、开展军民联防工作,其目的一是利用当地人熟悉地理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巡防作用;二是利用群众与境外的亲戚关系,了解掌握境外边境动态,防止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滇滩边境地区傈僳族居多,除水城外,还有烧灰垻、棋盘石两个纯傈僳族村寨,他们是我们群众工作的主要对象。傈僳族兄弟待客热情,最难忘的是他们的迎客"三杯酒":第一杯为“交杯酒”,意为从今以后就是朋友;第二杯为“拥抱酒”,意为朋友之间亲善、友爱和真诚;第三杯为“同心酒”,意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在他们的心里,进了他们的家门就无民族之分、主客之说,开杯畅饮才能体现兄弟间的真实情义。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这不会喝酒的人也不得不勉强喝完三杯酒。

  根据连队的安排,我们要不定期地随从连队进行边界巡逻。边境地区山高林密,边境巡逻不但要翻山越岭,还要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 。由于地形复杂,行军全靠熟悉地形的老同志引路。行进中需要常常砍掉途中的一些枝枝藤藤、在荒草杂丛中开辟道路。有一天,行军途中遇到一条溪沟,部队需要从独木桥上通过,有位战士不慎滑落了下去,虽然没有受伤,但却弄湿了全身的衣服,狠狈的模样惹得大家一阵哄然大笑,使本来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仅仅二十五公里的边境线,我们巡逻一次却用了足足三天时间。边境巡逻的过程虽然艰苦,但当看到祖国界桩的那一刻,兴奋、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前哨排的生活是艰苦的,我们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外就是支农,开荒挖地、播种锄草、插秧收割等什么活都干。除此之外,还要分组到边远村寨做联防工作。生活上,粮要到两公里外的山下去挑;菜要走二十多公里路程到固东去买。那时没有运输工具,买米买菜全靠肩挑背扛。司务员是我同年入伍的四川籍战士,他每天早出晚归、桃着两个箩筐往返走四十多公里路程(运气好时,中途可以顺便搭乘一段连队买菜的马车),非常辛苦。我们有一块菜地,因当地气候太凉,菜长的不好。有一天领导(他是到我们洛阳接兵的排长)对我说:"小王,你们洛阳的白萝卜又大又好吃,让家里寄些种子来,咱们自己种。"我欣然答应,家里很快就把种子寄去了。我们深耕细作、精心管理,大家都盼望有个好收成。谁知萝卜只长叶子不长根,拔出的萝卜象人参,根细短而且还发叉。古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那句名言,在我们的实钱中得到了佐证。

  砍柴,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滇滩那个地方,春、夏、秋三季雨水多,我们需要在冬季备好一年的生活用柴。冬季,我们每人每天早上一挑柴,天天如此。

  砍柴这种活对南方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我们就不行了,感觉特别困难。领导交待我们新兵的砍柴三要领是:一要选干透的枯紫,活柴不行;二要选质好耐烧的柴,腐朽不经烧的不行;三要选有质量的棒柴,枝枝杈杈的不行。柴砍好以后,还要找梱柴的藤条,有了藤条,还要有捆绑的技巧,不然路上会散掉。另外还要考虑,柴打的少了在战友们眼前没脸面,怕遭人取笑,多了又挑不动,真的很难、很难!刚开始的时候一上山就迷瞪,不知该如何下手,好在我与班里的战友们关系不错,每次砍柴都有好友相助。与同班的张良友同志上山砍柴时,他总是先帮我把柴砍好捆好以后,然后才弄自己的柴禾。他的热心相助使我终生难忘。

  尊干爱兵这一光荣传统,在我们二连得到了充分体现。连队领导把战士当兄弟,从生活、工作到身体,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这方面我感触莫深。

  我们班有个"不干活“的老同志叫杨庭忠,家是云南山区的,入伍当年就患了急性肝炎,住院治疗了三个多月。他是七一年入伍的,直到七四年还未退伍,原来我一直疑惑:既然不能参加正常活动了,为什么己经超期复役两年了还不退伍呢?后来我终于明白:连队领导考虑的是,他家在偏远山区、生活医疗条件都很差,他退伍后会面临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去后病若复发,会给本人和家庭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决定多留两年,待身体恢复好了再退伍。

  我大彻大悟,连队领导把战士当亲兄弟,关心备至、感人肺腑。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兵临别那天,为什么个个依依不舍,对我们这从不相识的新同志一再嘱托。那是连队官兵、战友之间长期相互关爱所沉淀的感情表露。

  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内心感觉温暖,无论官兵还是战友之间,处处体现着战友和兄弟之情。我们连长是位藏族干部,身材魁梧、表情严肃,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开始我们这些新兵都敬而远之、不敢接近。有天吃晚饭的时候他对我们说:"今天晚上我要看你们跳舞了。"当时我们没理解他话的含义,心想跳什么舞呀?谁知那天夜里大家正在酣睡的时候,紧急集合哨突然响起,大家没有思想准备,特别是我们这些新战士,听到哨声后手忙脚乱、弄得洋相百出:有的系错钮扣,有的忘带东西,有的行军途中背包散落……。第二天连长开心地取笑我们:"昨天我己提前告诉你们了,你们就是不听。"说完哈哈一笑,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在那段时间里,连长还带领我们上山代木盖房子,使我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感受到外表威严的连长是那么的幽默和亲切。

  有一天,部队到一个偏远的农村支农,我随从连长回连队办事,中午回来就我们两个人,南方的饭菜我不会做,只好试着做面食,由于技艺欠缺,午餐做的不是不好,是一塌糊(不知连长那天是怎么吃下去的!)。饭后我硬着头皮、胆怯地向连长道歉:"连长,午饭我没做好……!“连长马上说道:"做的可以,好吃,挺好吃的。“想不到连长是这样的回话,此刻的我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非常感激连长的宽容,但愧疚之心情一点也没有减轻,直到现在还为那一次失败的午饭感到羞愧不己。

  时光已流逝许多年了,但是,那段经历,那份友情,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一点也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模糊。指导员视兵如兄弟的关爱,连长威严而宽容的风度,战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都深深地铭记在内心的深处。

  我思念部队的领导,想念曾朝夕相处的战友,怀念祖国大西南那片美丽的山水。踏入人生征途的第一步是从那里开始的,人生的第一颗钮扣是在那里学着系好的,在西南边境的那片热土上,永远、永远地保留着那份宝贵的友谊和情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