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法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班杜拉提出以下三个行为强化的类型:

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班杜拉认为,外在结果虽然每每给予行为以影响,但是,它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结果。人是在观察的结果和自己形成的结果支配下,引导自己的行为。

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或者受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者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儿童根据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别人,用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而确立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成人的反应逐渐生成了自我评价标准,获得自己评价的能力,对榜样示范行为发挥自我调整作用,形成观念、人格和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也不是由外在的环境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举例如下:

攻击性:当儿童用社会容许的方式(球赛、打猎),社会就会奖励儿童;当用不容许的方式攻击时(打架),社会就会惩罚儿童。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就会注意什么时候的攻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便照样模仿。

性别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两性的行为,只是因为在社会强化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所从事的仅仅是适合他们自己性别的行为。

自我强化:儿童在社会中会根据成人的奖励行为奖励自己。

亲社会行为:适当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和利他主义等)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亲社会行为靠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正确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才更有用,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