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微电影轰炸了朋友圈一整天,视频一共4分11秒,而我哭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一个说好要带着传统中国美食惊艳全场的美国留学男生,手忙脚乱的却不知道先放鸡蛋还是番茄,只好求助母亲。
父母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番茄炒蛋的做法,听不清做法的孩子说,“妈,你这发的什么东西啊,我听不清楚,你这不行!”
相对于生气的儿子,爸妈则是拍了一个个小视频,手把手教儿子怎么做番茄炒蛋。
伴随着轻快的BGM,男生成为了宴会主角,来到美国的第八天,他成功交了一大票朋友。
而隔着山水大洋,隔着十二小时时差的父母却还没有睡着,两个人捧着手机,等待儿子回复做的怎么样。
儿子给别人介绍自己来自中国时候,才记起来高中学过的经度、纬度、时区知识点,原来大洋彼岸的家是凌晨四点二十。
微电影最后说,想留在你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多像父母说的话,舍不得你受苦,只想让你享受更好的人生。
哭成傻逼的我,不是因为泪点低,而是因为电影里的那个男生多么像我们自己。
只在用的上的时候,才会哭泣的到处找妈妈,而日常生活里,就可以丢很远。
每天总是手捧着手机,刷知乎,刷微博,生怕错过一个热点、一个故事。
妈妈微信发了一个链接,手指熟练的向左滑动弹窗,碍人的界面就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这种习惯性动作是因为父母每天都会发这种诈骗诈欺的微信链接,名字就是什么——
《126岁老中医的养生秘诀,不看不行!》
《快看!再不看就要被封杀的视频!》
《致帮过我的贵人》。
我曾经不止一次无可奈何给父母说了微信诈骗,都是假的。
而母亲还只是温柔的笑着说,“我知道啦,我知道啦。”
但下一次弹窗是又一个微信链接,二十条聊天都是十六条都是链接,所以渐渐的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左划,世界清净。
之后,即使是问候吃饭的消息,渐渐的也懒得回复。
只有在月末口袋比脸都干净的时候,才点开堆积红点的对话框,撒娇跟母亲说话。
而那头的母亲总是秒回。
我曾经一直以为母亲也和自己一样沉迷手机,无心学习。但看了这个微电影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我们总是把耐心和宽容留给陌生人,把差脾气和糟糕面留给最亲近的父母。
记得,最初母亲让自己帮忙教怎么用微信添加好友和语音聊天的时候,我总是会不耐烦的教一遍就罢休。
而母亲会缠着我,好声好气的说,“哪有你这样的老师,教一遍学生咋能懂。”
一遍一遍重复手上的动作,母亲开心的说自己学会了,“我学会之后,就可以和你每天都聊天了。”
不耐烦还停留在脸上,我的心里却不断的泛酸。家里有很多改变,安装无线,手机里安装微信,都是希望自己能和他们说几句话。
这不,正好是月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正好发消息问我,打的生活费到账没。
我回复说,“到了。”
“爸爸我爱你。”
不要等父母问你钱够不够的时候,才撒娇回复聊天。
而我也不想要番茄炒蛋,只想和你好好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