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唐传》第三章(三)
原创 军哥说易 军哥说易 2022-05-18 05:49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刺唐传31个
观中唯一的殿里,水漏的一滩滩到处都是,老道士就这样坐在一个菩团上,李师道急忙跑过去。观中的青苔很多,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小道士跟着关了观门,也进了殿中。
老道士好像老了几岁,橘皮似的脸上皱纹更深了。观外的风声又大了起来,雨却只是零零散散的被狂风吹得几乎在横飞。老道士开口说道:
“二十二年前,就是先朝贞元九年[1],宣武发生了军乱[2]。汴州士卒溃乱,流入乡野,不少当了流寇,开封一带很不太平。那时我功夫已经有成,在江湖间也是颇有名气。那时我自负以武功来论,除了太白顶上的那几个人,还有少林的方丈、景教的法王,在天下能胜我的那是屈指可数了。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十二月十二日[3],天下着大雪。天色已晚,眼见已赶不到汴州城中,就在小吹台山[4]附近想找个地方歇脚。当时兵荒马乱,山中的庄户已大多人去楼空,房屋也破败不堪。天黑以后,我又饿又冷,看到远处有点火光,就朝大火奔去。
到了火光闪亮之处,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山神庙,已经有四个人在庙中生了一堆火。其中一个中年尼姑,一个青衫书生,另一个像是做官的,旁边有个小厮在煮茶。
当时兵荒马乱,大家都不容易。我进来小庙后,四人都相互寒暄了几句。到了后半夜,雪越下越大,天也越来越冷,我们都被冻醒了,索性都不睡了,起来生了一堆火开始聊天。
后来,聊着聊着大家开始谈到面相,我那时自恃对面相有所深研,就吹嘘了起来。那尼姑却说我的五星六曜相法[5]有所缺陷,我当时自以为所知甚广,两人开始争执。那官人却笑吟吟地看着我们,我和那尼姑争执不下,末了那官人说:空言无益,不如找个人看看就知输赢。当时庙中就只有那个穷书生,我和那尼姑就以这穷书生的面相为赌。
谁知一看这穷书生,我和尼姑都大吃一惊,这人长相固是极其奇特,方口大鼻,天庭极高,中梁又很雄伟,下停也甚稳健。但我总觉得他都横死之相,那尼姑沉默不语,显然也是有些见识。
那官人笑着让我们评判这书生的相,我和尼姑不停地将他已历之事一一说来,直说那穷书生矫舌不下。待说到将来之事时,我和那尼姑却在这书生的第十六年上起了分歧。我看那书生嘴角一条横纹,斜长入颊,判他十六年后当饿死[6],那尼姑却颇不以为然的觉得书生已过这关口。我说,这书生长的奇怪,照相来说,应为宰相,但又会饿死,颇有意思。尼姑觉得我不准,断言这书生在十六年后确实应为宰相[7],但会在三十二年后被人所杀。那书生被我们说的 不知所措。
[1]793年
[2]《资治通鉴》卷二三四:(贞元九年)……刘士宁既为宣武节度使,诸将多不服。士宁淫乱残忍,出畋辄数日不返,军中苦之。都知兵马使李万荣得众心,士宁疑之,夺其兵权,令摄汴州事。十二月,乙卯,士宁帅众二万畋于外野;万荣晨入使府,召所留亲兵千余人,诈之曰:“敕征大夫入朝,以吾掌留务,汝辈人赐钱三十缗。”众皆拜。又谕外营兵,皆听命。乃分兵闭城门,使驰白士宁曰:“敕征大夫,宜速即路,少或迁延,当传首以献。”士宁知众不为用,以五百骑逃归京师,比至东都,所馀仆妾而已。至京师,敕归第行丧,禁其出入。……壬戌,以通王谌为宣武节度大使,以万荣为留后。
[3]宣武军乱是十二月初十日。
[4]禹王台,又名古侯台,位于开封城外东南约1.5公里。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
[5]五星六曜,面相学术语。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学中分别指代左耳、右耳、口、额、鼻;六曜即太阳、太阴、月孛、罗喉、计都、紫气,相学中分别指代左眼、右眼、山根、左眉、右眉、印堂。五星六曜原为宇宙间主要天象,相学家以之与人的颜面部位或器官相配,来测断人的命运。一般来说,两者的特点相吻合即为吉善之相,否则便为凶厄贫贱之相。“六曜”据传由诸葛亮首创,称为“孔明六曜星”,主要用于军事韬略。实际上,“六曜”是否形成于三国时期尚无定论。另一说认为,“六曜”为唐代李淳风所创。
[6]《历史感应统纪》第三卷载裴度故事,即“玉带记”,可见原来裴度之相是“腾蛇入口,必主饿死”。
[7]传裴度还了玉带后,有一禅师告诉他,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会有无量福报,可能出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