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半,我正准备出门,妻子打来电话说:“你一会儿把车开上,来我们医院,我买了点东西,咱们到某某小区去看我妈。”“我知道了。”我停顿了下,觉得妻子说的话有点不对劲,便向妻子问道:“前天我还见你们好好的,去某某小区干什么?”“我妈到某某小区的养老院,把身体检查检查,顺便调养一下,准备在那里住十天。”听到妻子这么一说,我也就放心了。
某某小区位于城市的最西边,是一个有七八个拆迁的村落组成的新小区,面积挺大,居住的人口也挺多。某某小区的养老院,就坐落在这个小区里。
一栋洁白的六层楼房,楼顶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由醒目的红色字体书写的养老院牌子。我看着这块牌子,心里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亲人,或者我们自己,终将会跨进这一道门槛,养老院或许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我们走进养老院,妻子向值班人员说明了来意,值班人员告诉她,你母亲在三层的住院部里。在三层的走廊里,我们碰见一位提着暖水瓶的老太太,妻子急忙跑上去,跟老太太说:“姨姨,你这是准备打热水去?”老太太迟疑了一下问道:“你是……?”“姨姨你不认识我了?”“噢,我咋能不认识你呢!你看我这眼神,老啦!不中用了。”只转过身来跟我介绍道:“我妈来这里住院,就是跟姨姨相跟来的,他们两个住在一个病房。你帮着去打热水,我们先到病房。”
等我来到病房时,妻子正跟她母亲聊着天。岳母看见我有点埋怨地说:“我这又不是病了,只是在这里住十来天,检查检查,调养调养身体,你们一天忙的,还大老远来看我。”我懂得,我的岳母说的是客气话,这次她住院,除了我妻子和我小舅子跑前忙后外,她到现在都没有告诉其他三个孩子。
唉,人老了就是这样,对待孩子们,心疼这个,想着那个,可是一遇到点事儿,决不轻易向孩子们张口,怕给他们添麻烦。把所有的孤独、寂寞和苦闷,都咽在自己的肚子里。
我的岳母,是昨天下午,由我妻子和小舅子送到这家养老院的。正好我昨天上班,所以妻子就没有告诉我。我和妻子向我岳母询问了一下养老院的治疗和生活起居问题。很高兴的说:“坐在这里挺好,环境好,医护人员都挺热情的,也非常负责任,上午输液,下午理疗,房间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坐在另一张床上的姨姨,插嘴道:“我叫你吗?你妈来这里的时候,你们一开始还有点犹豫,来了后就高兴的合不住嘴。自己不用买菜,不用做饭,人家还好好的给你治疗,好事儿,好事儿!”
我岳母的精神状态非常不错,看来他真的打心眼里喜欢这里。我妻子开玩笑说道:“只要您们感觉住在这里挺好就行。下次你们两个还相跟着来这里住。”屋里的人们都笑了起来。
“等我哪天动不了的时候,你们把我送到这里就行。”我岳母说这话的时,看起来随便轻松,其实话里面流露着一种酸楚的无奈。
现实,就是一张报喜不报忧的薄薄的纸,一旦捅破了,你就会看到你不愿意见到的东西。
妻子转移了话题:“说到底,您们都是幸福的!好歹有几个孩子守在周围,即便是将来迫不得已地住在养老院,这个不来看,那个也会来看的。可是等到我们老的那一天,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我们能指望上谁呢?真的不敢想!”
听妻子这么一说,我岳母和那个姨姨也都沉默不语。我心情也有些沉重。
妻子见状,即刻打破了沉默。她把买的东西取了出来,安顿她母亲说:“好好听医生的话,把身体调养好就回家。还需要什么告诉我。”我岳母随口说道:“医院里什么都全全的,你买的这些东西,医生也不一定让吃,什么也不需要了,再别来看我了,你们都忙忙的,等出院把我接回家就行。天黑了,你们快点回家吧。”
当我们从养老院出来,夕阳早就落山了,小区里已是万家灯火。夜市里人来人往,一种热闹的生活场景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