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与李白》悦读分享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碎叶与李白》。一个据中国千里之遥的荒凉遗址,却被海内外所共知,因为这里被认为是中国大诗人李白的出生之地,让我怀着敬仰与好奇。
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是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它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一个闪亮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闪点。
在夕阳西下,作者到达了托克马克市附近的一处荒原,在杂草丛生的断壁残垣中,一位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正等着我,原来这里就是我们苦寻的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这位50多岁的学者手里拿着一叠设计图,他望着这片土地,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李白纪念馆建起来。
李白祖籍在今甘肃秦安,关于他的出生地史学界议论很多。一般认为她与武则天长安元年出生在中亚碎叶城的一个富商之家,一直在这里,长到五岁。
从书中得知,那时的碎叶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最西边的城镇,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李白一家迁至碎叶城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其祖先在隋朝时因犯罪被流放于此,还有人说是其家族经商迁居于此。我感受到:无论何种原因,李白的父亲知之名――李客,传达了客居异乡的漂泊感。
在作者的笔下,眼前的碎叶城早已不是古道重镇了。杂草丛生的遗址,执笔楚河平原略高,此外没有任何标记,许多人拜谒,这里希望能接受一点李白的信息,寻找点滴盛唐的遗迹,却都失望而归。
岁月一点一点剥蚀,光阴将苔藓和水剂一层一层覆盖在断壁残垣上,最后连断壁残垣也沉于地下。一切早已融入了大地,唯有一江清水向西,流江远方的大海,当做自己波涛的乡土。岁月和光阴如此蹒跚而又如此强劲的步履,难道不正是诗吗? 这里虽看不到李白的遗迹,但它不朽的诗篇,却在中吉两国广为流传。
如今,吉尔吉斯斯坦学习汉语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由于李白的出生地在这里,吉尔吉斯斯坦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对李白非常感兴趣,总爱背诵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类的诗句,他们希望通过诗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卡耶夫在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活动上说:“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吉中两国和两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这给两国的传统联系和友谊赋予了新的内涵,碎叶城就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李白就在我们的中间。
读到此处,我心深深受到触动――李白是伟大的。
喜悦分享人: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