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反六偏五的老师讲课。一会儿他是一个很端庄的导师,一会儿又好似个高深莫测的经济学家,一会儿是个奸商嘴脸,一会儿像个相声演员在演一个傻子,一度我觉得他人格分裂。而旁边有很多老学员,他们还一脸崇拜地津津有味地听着,非常积极地跟老师回应、互动、鼓掌,我就心想:这些人里不乏高学历和企业家,这都怎么啦?他有什么魅力让人家这么信他?
课堂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课是不可以带手机进讲堂的,但是他发现一个坐在较为靠前的位置上的小姑娘在低头弄手机,当时正讲至憨处,所以他不高兴了:“课堂上不能带手机进来的,你怎么带着手机呢?那个女孩儿,你站起来。”女孩不愿站起来。他瞪着她:你站起来! 女孩扭扭捏捏站起来。他说:你看你,还坐在前排,我注意你一阵儿了,听课状态打蔫!不怪手机的事儿,是你的态度有问题!”这时,这个女孩竟然又看了一眼手机。“怎么?看时间吗?你很忙呀?”然后他换了一个语气:“下堂课不要再带手机了哦~,坐下吧”然后对大家说:“同学们,我讲课是不是很卖力的?但是你这样一个状态,会影响我的发挥呀!你们知道吗?我都想把心掏出来给你们呀”听上去还有点像撒娇还有点像是在诉衷肠。
这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最看一个人的真实状态。课程可以设计,可以排练和表演,但是突发状况没法排练,最见真章。如果是我,我肯定说:全场这么多人都在认真听,就你一个人在玩,你对得起同学们给你维护起立的场域吗?我觉得我会用道德去谴责她,这样也可以让其他人引以为戒。但是这个老师在面对突发情况是只把对话框在了他和她两个人身上:指出了女孩自身的问题是态度问题(这会让她去思考她态度哪里有问题,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不是态度导致的,给了她一个方向),也说明了女孩的问题对他的影响是什么,女孩不认真吸收知识导致他这个老师讲课也没激情了。只讲自己和她,完全没有带上其他人一起去谴责这个女孩,我开始佩服这个老师了。我这个2号容易什么事都上价值,而这个老师是真慈悲,如果大家群起而攻之,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这个女孩再也不会回到这个课堂了,而这个老师把这件事只当成了他和她两个人的事,保留了她留下来的种子。而且那句“下堂课不要再带手机进来了哦”的那个“哦”,真是让人心都化了,就像爷爷看到调皮的孙女,饱含着怜爱。虽然他有那么多让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像个老师的面向,但在那一刻,我服了,他是个慈悲的人,他说的他也做到了。我为反六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