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庆节期间,休假回新疆,与家人相约回去游玩一下,正好陪着母亲散散心,也让几个上学的孩子借以放松一下。
回新疆前就与战友包隽山联系,准备去江布拉克游玩。正好女儿也乘国庆节假日回来,所以我们就开上车,出乌鲁木齐,沿天山北麓向东出发。包隽山的老家是奇台县的,所以他提前回了奇台,相约在高速路奇台出口处见面。
奇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奇台县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类活动,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曾建有疏勒城(即今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山坡上的古石城子遗址)。三国时,建有蠕蠕国。晋朝为铁勒。唐朝时设蒲类县,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别失八里帅府,直隶中央。明初为回鹘五城之地,属瓦刺部; 明永乐十六 ( 1418)年后,为准噶尔游牧地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县,叫做“靖宁城”,就是今天的老奇台镇。到了乾隆四十年,清政府在现在的奇台镇开始驻兵设防,建孚远城,即老满城。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奇台县,属迪化州。据说当时建县时,在周边四十里范围内挖井都挖不出水来,因此这里就被叫做奇台。光绪年间由“靖宁城”迁入现址,因境内有唐朝墩古城,复得名“古城子”。奇台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更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称。
奇台县城离距乌鲁木齐市195公里,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小车也要走3个多小时。当我们到达高速公路奇台出口与包隽山会面时,得到了因山上下了雪,道路封闭,江布拉克去不了的消息。
扫兴之余,只好另做打算。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去木垒胡杨林。于是,我们又重新上车,向东北方向出发。开始向木垒县城方向的路是高速路,还比较好走,但这样的路大概行驶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捌进了乡级道路,好在也是柏油路,只是路面窄了一些。给我的印象,我们走高速是向东,下乡级道路就变成向东北了。这样我们就不去木垒县城了。
木垒县是一个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一个县。也是在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在奇台县的东边,县城距乌鲁木齐市270公里。
我们没进木垒县城,而是在半路上捌向了东北,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路过来到了孤立于戈壁滩中的一个景点,木垒鸣沙山。
鸣沙山,被当地哈萨克人称为“阿依艾库木”,意思是“有声音的沙漠”。有5座赭红色的沙丘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其中最大的一座约500米,垂直高度过100米左右,呈现西南至东北走向。
女儿和外甥迫不及待地冲上了沙丘,顺着景区在沙面上铺设的木梯爬上沙丘顶,然后坐上滑沙用的工具,从顶上一遍一遍的滑下,乐此不疲。我想既然是鸣沙山,就应该有声音呀。可在噪杂的人声中,根本没听到什么声音。我问女儿和外甥,听到什么声音了吗?他们只顾一遍一遍地爬上滑下,顾不上回答我的询问。无奈之下,我自己也爬上了少丘,因为没有拿到滑沙工具,所以我就自己直接坐在沙子上住下滑,这一滑不要紧,只听耳轮边传来如同汽车轰鸣的声音,每一用劲往下滑,就觉头顶上传来沉闷的轰鸣声,外来鸣沙的声音在这里。我急忙叫来女儿和外甥,让他们如我一样直接坐着往下滑,这样他们也听到了那奇特的鸣沙声。
在外甥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我们出了鸣山沙。继续驱车前行。望着前边的远山,潜意识中我觉得这山似乎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我对家人说,从地理位置来看,沿着这座群众的边沿往西北走,应该是能到咱原来的家。后来一查,果不其然,那座山就是北塔山,就是那个我生长成人的地方,只是我们目前处在它的南麓,也就是说我们要去的木垒胡杨林是属于北塔山的南麓,而不属于天山的北麓。
半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胡杨林景区。
没想到茫茫戈壁中,这里居然车多人多,车刚一停在停车场,望着远处的胡杨林,还没等我安排好,女儿和外甥就急着要租一辆双人骑的自行车,急匆匆地就向胡杨林出发了。
因为我要照顾母亲,所以就赶紧让妹妹去追赶孩子们。
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比较惊险了。
随着人流,我陪着母亲绕过几道沟、转过几道杂草,逐渐地接近了胡杨林。回头一看,妹妹并没有去追随孩子们,而三绕两绕也绕进了林子,孩子们骑车去了哪儿也不知道了。原来,妹妹以为,这里也跟一般公园一样,不管走哪条路,最终都会走到一个汇合点,因此并没有跟着孩子们去。
这一下,大家都慌了神,在胡杨林里又喊又叫,四处寻找。可这一片胡杨林方圆有30余平方公里,除了棵棵胡杨树,就是一座座十几米高的沙丘。声音被沙丘阻隔,根本传不远。视线也被沙丘所挡,视野受限,而且打手机,他们又没带着。一家人此刻无心观看胡杨树了,焦急万分地开始寻找孩子。我想,这么漫无目标的找总不是事,于是就让妹妹带着母亲回停车场守着,我和妹夫、包隽山等则分头在胡杨林中寻找,谁先找到就打电话通知。
我绕过一座沙丘,顺着孩子们骑车的路往下找,这条路相对来说比较宽,也比较好走,我想他们不会轻意离开这条路,我只要在这条路上,他们返回时就能碰上。于是,我就一路找下去,结果从林子这头走出了林子那头,已到了光秃秃的戈壁滩上了,也没见俩孩子的影子。我心里开始发慌,这荒野之地,戈壁上、沙丘中不知隐藏着什么危险,孩子们遇见了怎么办。我下了路,又能顺着可能能走自行车的小路寻找。一座座沙丘好象有意与我作对,绕一座又一座,此时甚至都听不到人们的说话声了。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妹妹从停车场打来电话,说是孩子们已经回到停车场了。我赶紧要求他们不要再进林子了,在原地等着我。
此时的我,方才松了一口气,一边急急忙忙地往回赶,一边观赏着临近的胡杨树。此时的胡杨树叶已经开始由绿转黄,将进入最美的“黄金季”。一棵棵胡杨树伸展着粗壮结实的臂膀,挺立在沙丘之间,向这荒漠宣示着生命的顽强和力量。据说这里的胡杨林中,有的树龄达400年以上。那些长有金黄色树叶的胡杨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富丽堂皇的光泽,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让人为之敬仰。那些虽然已经枯萎的胡杨树,仍然挺立着不屈不配的树干,在沙漠里顽强的站立着,向世人展示着坚硬的肌肉和骨骼,那种苍凉感让人为之震撼。
因为是急于找孩子,照像机也没带,此刻只能借助手机,匆忙间对着几棵就近的胡杨树拍了几张照片。
在返回路上,遇见了一对中年男女,那女人围着一条红色毛巾,在这金色胡杨林中、在这黄色沙地之上,显得十分耀眼。于是,斗胆上去相邀那女人为自己当一回模特,拍一张照片。没想到他俩人二话没说,居然答应了。于是,我就这那女人站在胡杨树下摆个姿势,我就用我的不上档次的照像工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谢过他们,我便匆匆走出胡杨林,走向停车场。
太阳已经接近了西方的地平线,人们也都开始纷纷离去。我们也赶紧驱车踏上了归程,夜宿奇台县城。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有惊无险的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