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魔难,注意,我这里说得是魔难,而不是磨难,这两个魔难有什么区别,区别说小就小,说大也大。一般人遇到点麻烦就可以称磨难,但是对于佛教徒来说,磨难就没什么意思了。首先磨难从哪里来,熟悉佛教的人都知道一切都是从心来,心里有磨难吗?磨难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但心里却是可以有魔的,是以心生则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即所谓心魔即魔,心佛即佛。
比如观音院,有个老和尚显摆自己的袈裟,孙悟空不服气,也要显摆,结果遇上了黑熊精,黑熊精是什么,是魔,什么魔,心魔,孙悟空的虚荣心魔。如果孙悟空没有虚荣心,当然不会有此次魔难,所以这个魔从孙悟空的内心而来。这个虚荣心魔到底怎么样呢,其实也不怎么厉害,很容易收服,但有一样,它惯会迷人双眼,使你看不清它。所以,没有悟性根本读不了《西游记》,这不是一个初中生所能体会的。再比如,唐僧老是猜忌孙悟空,总以为他杀的不是妖怪,结果,心生魔生,跳出个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就是猜忌魔,要命的是你猜忌对方是什么样子,这个魔就是什么样子,唐僧怀疑孙悟空欺师,六耳猕猴魔正是欺师。唐僧的心中一直纠结,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正义的孙悟空和邪恶的孙悟空在争斗,结果,现实真的来了这么一出。而猜忌魔居然连众位菩萨都不认得,凡人更应当小心,内心切不可生此魔,否则后患无穷。
也许有人怀疑我说得不是吴承恩的本意。那么就请你多几遍《西游记》。在玉华王府,孙悟空是兄弟三人收了三个王子为徒,结果惹来了一伙狮子精。孙悟空上天搬救兵时,李天王说得明白,只因你要为人师,所以惹来一伙狮子精。虽然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这老师和狮子什么关系,仅仅因为师和狮同音吗?但不得不佩服吴承恩的想象力。吴承恩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你当了别人的老师,就会得罪一群老师,而这群老师有一个老大,特别厉害,他有九个头,一口吃唐僧,一口吃八戒,一口一个王子,所以,老师是最能吃的,他们要吃百家饭,怪不得,现在孩子上学都要送礼呢。当然,我也奉劝那些老师,六狮砍头,黄狮剥皮,将狮肉分与城中大小官员以及城外百姓,这叫人人生啖其肉。
也许,我的这些话会引起一些马克斯哲学“爱好者”的反感,说我是什么“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的唯心学说,但我警告你,在抗日战争年代凭什么说中国不会亡,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吗?恐怕还是自己的那股信念吧。曹操为什么在官渡战胜袁绍,恐怕是再坚持一下的那份内心坚强吧。所以,此心之外,更无他物。修心才是人生的第一要务。要时时看看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生魔,心里有了魔,自己就是魔,当魔站在你面前时,千万不要从心外找原因。什么你这个人怎么这样、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这样的屁话千万不要说。当你把心里的魔一个个除尽的时候,你就成佛了,这才是九九归真,这才是西天取经之路。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开篇七律,一念才生动百魔,修行最苦奈他和!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栓有琢磨。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