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竞争引入学校教育,把属于完善自我的进德修业当作追名逐利,用考试替代教学,并错误地宣扬人生是场你死我活的竞争……种种错误扭曲了学习。当学校和家庭合力遵从错误、落后的价值标准时,学生没有能力抵抗,只能在无休止的喧嚣中逐渐变得麻木。“生活”被拉低为“生存”,生命便失去了丰富的快乐。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然而,如果价值观扭曲,教师和家长会把“价值”解释为“成功”。家长剥夺孩子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差,还在于不解“教育”为何物。他们往往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读书等同于“刻苦”、“勤奋”等同于“不休息”,任何与做题无关的事情都不是“学习”。部分学生厌学,和家庭提出的过高的“奋斗目标”有关。关注一下以干扰学校教育为能事的“虎妈猫爸”们,就不难发现,那些用极端手段对待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程度往往不高,常把个人职业或事业上的失落归咎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不够凶猛”,因而对子女考试“成绩不拔尖”有种本能的恐惧。
带着恐惧的情绪学习,不可能享受学习的趣味,更不可能有创造思维。为什么在学生的童年,就给他们灌输功名利禄的意识,警告他们如果不勤奋刻苦,未来就得做牛马一样的苦力?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散布对“劳动”的恐惧?——人们把体力劳动视为苦难,当作对人的惩罚(以前还有“劳动改造”“劳动教养”“下放劳动”等)。为什么要强调“利”而从学习中割去“热爱”,没有生你乐趣的人,有什么价值?
诚然,人生应当尽可能地发展自我,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学习不能仅仅凭着兴趣;随着成长,他总得学一些“虽然无味但不得不学”的知识,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而他凭着童年开始的学习经验,能在看似平常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乐趣,有价值的学习便出现了。在儿童学习的道路上,始终需要有智慧、有恒心的人像一盏盏灯一样立在前方,而那些引导者自身就是善于学习的人、有趣的人。
在学校,总得有让学生感到有趣的事。
个别教师认为教学无乐趣,往往在于他做学生时已习惯于无趣的学习;教学在他,不过是谋生的饭碗,而非有趣的冒险。把教师工作说成“奉献”“牺牲”,是对教育的曲解,对职业的“误识”,社会把教育庸俗化,庸俗化的“成功学”又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平庸教师的课堂培养出的人群,构建平庸的社会,继而把教师工作尊为“蜡烛式”“春蚕式”“园丁式”,麻木地讴歌,仿佛教学是不需智慧只需辛苦的劳作,如何来趣味?学校教育中,最常见的是缺乏智慧的课堂:按部就班的、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灵动激情的表达,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的思考力,等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怎么可能体验学习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