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朋友的日常聊天从“最近吃了什么好吃的、看了什么烂电影”变为“最近又沉迷哪对新CP不可自拔了”,仿佛磕CP这件事已经成为我们平淡、乏味、日复一日的机械生活里唯一能带来强烈的情感波澜的东西了。
与人产生联接,被看到、被理解在被各种智能设备重重包围的当下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
比起在现实中迎接一个带着你不曾参与的过去向你走来的成年人,扎进一段对理想亲密关系的幻想里是更为简单也更加安全的,更不用提这种理想化的关系还是被许多创作者共同精心打造的。
“CP(couple)”这个词最早源于日本 ACGN 同人圈,指的是人物配对关系,不过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CP又可以泛指一切能产生化学反应的关系,虽说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CP,但并非所有都能让人长久回味、念念不忘甚至达到上瘾的地步。
那么,让人疯狂上头的CP都有哪些特征呢?
O1 角色本身要有人格魅力
磕CP的本质磕的是“TA好爱TA”这件事,创作者如果想让观众对这样深刻的情感深信不疑的话,首先第一步,必须先创造值得被爱的人物,人物能被观众爱上,观众才会相信CP双方感情的滋生是真实的。
在周易出品经典作品《水月洞天》中,除了至今仍被B站剪刀手们奉为天花板的打戏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剧中堪称男性人设天花板的童大哥——童博。
童博这一人物是武侠剧中很少见的主角形象,他不是稚气顽皮的少年,也不是风流潇洒的浪子,他一出场便是作为“人”非常理想的状态而存在的,外表高大英俊,内在温柔成熟,是真正能够成为“万千少女的梦”的男人。
“温柔”二字看似简单,但时刻保有温柔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它对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平稳自身的情绪,还要有对他人的强大同理心。在剧中童博被因爱生恨的女配赵云用玄隐针伤害,危及生命时,他没有选择去逼问赵云解救的方法,甚至对赵云的语气仍然是温柔的,还再次为引起的误会道歉,并放她离开。而这种善良并非是圣母的、愚蠢的,是在他认识到赵云是被人利用,且想伤害他的人也不会轻易透露解救方法的事实后清醒的决断。
他面对爱情也是尽显温柔和尊重,当剧中女主角豆豆第一次对他心动并且主动求婚时,他没有因为豆豆冲动稚嫩的表白就轻视她,他的拒绝是眼含笑意的引导,引导豆豆去思考“一辈子的承诺是要慎重的”、“婚姻是需要把对方放进未来期许里的”。
在他和豆豆互表心意之后,因为豆豆的冲动鲁莽,两人掉下悬崖,在河边豆豆开始不停地反思起自己的错误来,面对自责的豆豆,他是理性地开解、温柔地安抚、毫无保留地支持,让豆豆走出了自我否定的不安情绪。
他展现出的爱不是苛责,而是接受。
而豆豆同样是值得被爱的,她善良率真、勇敢坚定,对心爱的童大哥所做的任何选择她总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即使有误会也总是第一时间冷静下来去思考。
正是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真挚、深刻又纯粹的感情才使人信服,也令人动容。
02 互补
除了人物本身的吸引力外,人物性格的互补也是使CP产生感染力的重要原因,这种设定在影视作品中十分常见,它不仅能为故事制造戏剧冲突,也为CP关系规划了一条极为清晰的成长路径,即“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黄蓉就是经典的“互补”人物,可以说他们是金庸武侠世界中最被偏爱也最令人羡慕的一对CP。黄蓉来自南方风景怡人的海边小岛,聪明圆滑,古灵精怪且家境优渥,老爹还是个极度自我的浪漫主义者,而郭靖来自北方苍茫辽阔的草原,愚钝耿直,不懂变通,还背负着复仇使命。就是这样完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刚踏入江湖不久,便不偏不倚地相遇在了同一家酒馆,从此命运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
江湖险恶复杂,从十几岁时的青春懵懂到几十岁的相知相守,他们始终没有被改变过。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幸运,不仅是因为缺少这种宛如奇迹般的相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无法做到能真正地欣赏对方不同之处。郭靖愚笨耿直,黄蓉却不嫌他蠢,她欣赏靖哥哥的质朴真诚,有原则和担当,所以她眼里的靖哥哥是“世间最好的男子”。同样,一向直来直去的郭靖也不认为蓉儿的聪明机灵是心机、刁蛮或自私,他眼里的蓉儿从来都是“很好很好的姑娘”。
他们并不完美,所以他们的相遇才如此完美才有了最后坚守襄阳城,践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和黄蓉。
03 遗憾
当然,并非所有CP都是圆满的。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能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的艺术。有时候悲情的CP往往能给人造成更深远的震荡,我们能在同情、悲悯、“意难平”的惆怅中进行自我映射并产生一种悲剧快感,甚至沉迷在这样的悲剧快感之中。
金庸的《天龙八部》通篇讲的都是“求而不得”的故事,而其中最让我觉得意难平的CP便是“复嫣”(慕容复和王语嫣)。原著中,慕容复和王语嫣的人物设定并不讨喜,慕容复刚愎自用,自卑虚荣,而王语嫣虽聪明貌美但生性凉薄甚至有些冷漠。他们对认定的事非常执着,慕容复执着于复国,为复国不择手段,王语嫣则执着于表哥慕容复,为他熟背武林绝学,对表哥之外的任何事都漠不关心。如果用现在的话粗暴概括,他们一个是“事业批直男”,一个是“病娇恋爱脑”,反正都不太“正常”。
他们 之间的感情是为人物增色不少的。慕容复一生都被父亲灌输给他的复国梦所压抑着,把所有的个人情感和欲望都排在“复国”的事业之后,因此他对表妹王语嫣的感情是隐忍克制的。在03版的《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唯一一次舒展眉头,对复国大业产生动摇就是在听见表妹说想和他一起“泛舟太湖,在青山绿水间了此一生”的时候。
而王语嫣从小就和表哥慕容复青梅竹马,和表哥在一起的时候始终都是满眼倾慕,并且,表哥所有的缺点她都看在眼里,她知道表哥武功不精、自卑又自负、“复国梦”虚无缥缈,但这些都无法动摇她对表哥痴迷。即使在知道慕容复将段誉打下了枯井,且生死未卜,王语嫣也并没有第一时间指责表哥的卑鄙,反而是在向表哥澄清之前的误会。她对表哥的爱正如毛姆在《面纱》中写的那样,“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这也是曾经我认为王语嫣后来将感情转向段誉这一情节突兀的原因。不管是她的外婆李秋水还是母亲李青萝,全都是偏执到可怕的人,而继承了如此血脉的王语嫣又怎么会轻易放下对表哥的执念呢?也许这样的爱情观并不值得现代人借鉴,它是疯狂的、极致的、不讲任何道理的,这种求不得也放不下的偏执注定了他们无法拥有幸福的结局,但同时也能让人物长出真正的血肉,从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
不过,说到底,磕CP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磕CP的过程里,我们除了能在荷尔蒙交织的氛围里获得愉悦,它还能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我们成长的环境总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要考一个什么样的分数、上一个怎样的大学、或是赚到多少钱,对个体感受的关照很多时候是不够的。
因此,当我们作为旁观者被一段美好的关系所吸引时,我们能从中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懂得在一段关系里,尊重是必要的,被理解是幸福的,好的爱让人自信、充盈,变得勇敢,而不是自卑、懦弱,甚至自我怀疑。
我们爱磕CP,是因为CP它不仅仅是承载幻想的容器,它在纷纷扰扰的现实中创造出了一个安全港。
在爱的世界里,没有太多世俗的规则,正义的道理,人的不堪和丑陋在里面能够完全地被接纳和理解。即使它在现实中无比稀缺,但只要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就能去渴望它、学习它并且努力朝它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