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宪章:我给石库门拍“遗像”

“我居然成了给石库门拍‘遗像’的人……”

当听到郑宪章用这样的话表述他的石库门摄影时,开始颇有些吃惊。然而细细品味,便可感受话中渗透了多少故事,多少感慨,多少无奈,多少爱;而且,这些故事、感慨、无奈,和爱,仿佛又不仅仅是眼前这位摄影家的,更属于多少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

多福里(摄于2010.2.8)
东斯文里(摄于2013.4.2)
德兴里(摄于2011.3.15)

石库门,对于上海人来说,曾经是太普通了,普通得几乎可以熟视无睹。多少上海人,曾经几十年生活在这里;多少上海人,在搬离它时,曾经那样义无反顾。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为了商业开发,为了改善原有的城市环境,大片的石库门老房子,已经渐行渐远。

老城厢拆迁(摄于2014.10.10)
老城厢拆迁(摄于2014.10.24)

“拍一张照片只需1/500秒,拍好一张照片得用5年或更久。”正是带着这份独特的摄影理念,郑宪章拍摄上海石库门已经20年,足迹遍布全市600多处石库门街坊,照片累计超10万张。

面对郑宪章的作品,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摄影,更是在回味老上海。

重拾石库门儿时记忆

“我从小就住在石库门里,西康路770号。”读三年级那年,郑宪章离开了石库门的老房子,住进了广东路河南路的大楼。好在很多同学依然生活在在他家对面的昌新里,郑宪章得以与他们继续玩耍。

1997年,当郑宪章从日本游学回来后,昌新里被夷为平地,之后变成了现在的威斯汀大饭店,青少年时的记忆随着石库门的消失慢慢淡去。

当时上海开始综合治理苏州河,在拍摄苏州河凤凰涅槃过程中,郑宪章拍摄了两岸大量的石库门。重拾的儿时记忆,让他下决心要把石库门的拍摄进行到底。

苏州河两岸石库门旧照(摄于1998年)

“我给石库门拍‘遗像’”

从石库门里走出来的郑宪章,由此开始了他的石库门摄影之路。无论春夏秋冬、骄阳飘雪,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总会背着相机寻找幸存的石库门。

夏天和冬天,同一角度不同景观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每当听到哪里被规划,哪里要动迁,郑宪章总是放下手里的事情,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因为他知道,改造开发的代价,往往就是大片的石库门被拆除。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能阻止石库门的被拆除,只能无奈地用镜头,为行将消失的石库门,留下一张张“遗像”。

郑宪章拍摄了600多个石库门门头

在郑宪章的摄影作品中,光石库门的门头就拍了600多个。“一开始拍石库门我是抱着欣赏创作的角度,后来就变成了抢救性拍摄。”令他遗憾的是,其中85%以上的石库门,以后都只能从影像照片里去看。

最让郑宪章扼腕不已的是大中里。那是位于石门路、吴江路、南京西路之间石库门群落,始建于1925年,布局非常整齐,从空中俯视,分弄与主弄的排列像是一个横过来的“丰”字。大中里堪称石库门的代表,无论是门楣还是门框,都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中里旧照(摄于2005.10.31)

“可惜现在都没了!连"大中里"这个很有中国气概的名字也没能留下,洋名字"太古汇"取而代之。”尽管大中里已经被拆数年,但郑宪章还是几次提起,叹息中带着义愤和无奈。

大中里拆迁(摄于2009.12.7)
如今的太古汇(摄于2018.3.31)

仅仅几年工夫,除了大中里,还有东西斯文里、慎馀里、褒德里、余庆里、师善里、积善里、公和里、董家渡.....等一大批石库门在他镜头前相继消失。“有时在石库门废墟上,我还会去翻寻以前的搪瓷门牌,一块门牌就是一个故事。”郑宪章感慨道。

东斯文里居民留影(摄于2013.4.21)
慎馀里(摄于2012.10.5)
董家渡居民(摄于2011.2.4)
废墟中矗立的石库门门框就如同三座墓碑,落寞庄严。(摄于2009.12.31)

与石库门居民打成一片

“如果拍石库门一直是用长焦镜,或偷拍,说明还没有跟他们融为一体,这是无法拍出好照片的。”郑宪章说道。正如著名摄影师罗伯·卡帕那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而郑宪章不仅走进了石库门,还与居民们融为一体。

同福里(摄于2010.1.9)
除夕烧高香(摄于2013.2.9)

寻访石库门,郑宪章最满意的就是拍了很多石库门里的人。但是拍人物比建筑难得多,需要很多沟通。郑宪章明白要拍好照片,必须拿出诚意跟石库门里的老百姓交朋友。碰到一些做小生意的百姓,就时常买点他们的东西;有时甘当免费摄影师,把照片印出来送过去,给他们一个惊喜。正是通过这些“小恩小惠”,郑宪章居然和他们打成一片。

中王医马弄的爆米花摊(摄于2010.2.27)
东斯文里老居民(分别摄于2013.4.24/2014.1.3)

2013年腊月初一,鸿寿坊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邀请他去家里拍。一推开门,郑宪章非常惊讶,这是一间仅有4平方米的房间,非常局促。而老人说,以前上面还搭了一个阁楼,再住两个人。郑宪章用超广角镜拍这个房间,于是有了这样一张珍贵照片。

鸿寿坊两位老人蜗居4平方米(摄于2013.1.12)

拍照时,他靠在墙上,衣服上沾了灰,阿婆帮他掸掉,并说了一句话,“不知道能不能熬到动迁那一天,哪怕只能住一天新房也行啊。”郑宪章把照片和老人的话发在了上海企业家摄影沙龙的网站上。有人看到后,很感动,邀请两位老人除夕住五星级酒店。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义山曾经说过:与其花精力去做外滩建筑申遗计划,还不如找几个典型的石库门群落,把它保护起来;石库门沉淀了上海人无数的记忆和历史,它是上海文化的符号。

郑宪章做不到这些,他能做的,是用他的相机,践行这一使命——让石库门在他的影像世界中获得永恒。

郑宪章

“石库门是我一生的选题,我不相信石库门会在我有生之年消失,如果真有这个情况,这将是这个城市的悲哀。”郑宪章这样表达他的执着。正所谓,纪实摄影要为历史存照、为城市留言,郑宪章一如既往用光、用眼、用情怀,继续他的石库门摄影。(供图/郑宪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