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高温似火,七月岁月如歌,此时已是大暑时节,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但是酷热难耐的天气丝毫没阻挡我们渴求知识的心,在中心校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浩浩荡荡奔赴风景美丽、避暑圣地----河南林州太行山大峡谷,去参加第三期“思维导图教学法”高级讲师班,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
今天是7月25日,早上6点,我们在安阳坐上了去林州的专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太行山大峡谷印象酒店培训中心,8点整,开班仪式开始,安阳陈利老师宣布了团队建设和主讲导师杨知言老师。
我们四人在培训基地合影留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思维、高效学习的工具,它不仅使知识学习结构化、系统化、逻辑化,而且将思维过程形象展示,引爆思维。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为学生的当前负责,让成绩迅速提升,而且为学生的明天负责,为学生种下享用一生的思考、创新的种子。同时教师也得到了从专递型向研究型转变,画出了最美的教育职场人生。
杨知言老师是一位干练利索、语言幽默风趣的老师,他今天上午主讲的课题《绘出美丽人生》,首先讲到了思维导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发散思维,老师要有传授和研究的能力,并强调,思维导图的五个境界:记录、应用、风格、解经和得意,一般经常运用到记录和应用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能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就会很了不起了!
这幅思维导图,杨老师解释说这是思维导图的特点:1、要有发散思维,2、要从高度整体“鸟瞰”,3、有清晰的目的性,直中靶心,直奔主题,4、人图合一,图中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是我们自己独特的创造、思维。5、要有节奏感,空间纬度,色彩、想象力。听到这里,我想到了,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班的学生,不爱动脑,思维被限定很死,有时组词、写比喻句,都想不出新颖与众不同的词语、句子,总是那么两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太阳像大火球。”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他们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杨老师在会场对所有的老师进行了发散思维练习,随便写一个词,如“黑“麦克风”“水杯”,然后进行写出你心中想到的一些词语,一分钟看谁写的最多,第一次,大多数老师写出10左右,进行了两次练习,一分钟可以写到30个词语,说明了如果对学生训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的。
四个小时,上午结束时,作业是以“我”为中心,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提示:从你发散想到的词语中,挑选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写下来。可以自我介绍)
下午的讲课主题是“中心图的制作”,杨老师强调,中心图要足够大,至少占用一张纸的三分之一,一定严重有图,不能只是文字。中心图要有一定的冲击力,让别人一眼就很喜欢,能看清楚表达的意图。上面是中心图制作的特点:至大、至简、好玩、好看、创意。
中心图制作时,分支不能太多,一般4-8个,先粗后细,关键词要写在分支的上面。
关于战争的思维导图,不需要太多。面面俱到,每个朝代挑选有代表性的战争画出来即可。
古代各朝代的地图思维导图。
有关“家”的思维导图,挑选的是“家”的文字的演变发展历程。
用数字,表示出历代朝代变更的重要时间的思维导图。
这是“刘”字的思维导图,挑选出从古到今历史上姓刘的关键人物,简单明了,很有独创性。
下午的作业是小组以“中国文学史”为内容,每组从三个角度制作三张思维导图。我们商讨以后,确定下来的角度是:从体裁、代表作品、女人来选材。
一天的学习忙碌而充实,感觉自己收获满满,懂得了思维导图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知道了,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一定要去繁留简,不必面面俱到,就选取某一个点,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抓住关键词,或者某一小的方面,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